[发明专利]生物发酵全价饲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8125.7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3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六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37 | 分类号: | A23K10/37;A23K10/22;A23K10/20;A23K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价饲料 发酵 混合菌种 蘑菇菌渣 生物发酵 豆粕 组份 生产工艺 体内 动物消化系统 致病菌 无公害标准 重量份数比 动物营养 工艺生产 外观状况 影响畜禽 粗纤维 发酵池 混合料 内密封 摄食量 益菌群 菌糠 目筛 肉粉 增重 装入 平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发酵全价饲料的生产工艺,其采用如下重量份数比组份:混合菌种0.2‑0.5份,豆粕20‑30份,蘑菇菌渣35‑45份,生牡蝠1‑3份,肉粉10‑25份;将蘑菇菌渣、豆粕、生牡蜗、麦数混合并粉碎,过20‑30目筛;将混合菌种接入上述组份中,搅拌均匀;将上述混合料装入发酵池内密封发酵,发酵温度为35℃士3℃,发酵130‑145小时即制成,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生物全价饲料能有效提高动物消化系统功能,增强动物的摄食量,抑制动物体内的致病菌,调节动物体内的有益菌群平衡,使动物营养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还可以改善动物的外观状况,克服了因为菌糠中粗纤维含量过高而影响畜禽增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发酵全价饲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和未来世界的发展中,微生物工程技术是在生产一经济-资源一环境一社会大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和能够迅速见效的重大技术。日本的比嘉照夫学者研究发现,利用有益微生物发酵的秸秆作为动物饲料能有效地预防各种疾病,促使动物体内的菌群平衡,抑制致病菌形成。目前植物秸秆饲料粗纤维含量高,不利于饲养畜禽的消化吸收,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蘑菇废菌渣降低菌糖中的粗纤维含量,提高其营养成分,便于动物吸收并提高动物抗氧化作用的生物蛋白全价饲料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发酵全价饲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数比组份:混合菌种0.2-0.5份,豆粕20-30份,蘑菇菌渣35-45份,生牡蛎1-3份,肉粉10-25份;所述的混合菌种是采用如下重量份数比组分:枯草芽孢杆菌1份、纳豆芽孢杆菌I份、光合菌1份、酵母菌1份、硝化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乳酸菌1份、醋酸菌1份;
采用如下工艺步骤:
(1)将蘑菇菌渣、豆粕、生牡蛎、肉粉混合并粉碎,过20-30目筛;
(2)将混合菌种接入上述组份中,搅拌均匀;
(3)将上述混合料装入发酵池内密封发酵,发酵温度为35℃士3℃,发酵130-145小时即制成。
本发明积极效果如下: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生物全价饲料是由多种复合式良性头领微生物构成,含有厌氧及好氧菌,本发明工艺采用蘑菇菌渣、大豆蛋白和混合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菌、酵母菌、硝化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醋酸菌等8科10属)经厌氧和好氧发酵而制成的动物饲料,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生物全价饲料能有效提高动物消化系统功能,增强动物的摄食量,抑制动物体内的致病菌,调节动物体内的有益菌群平衡,使动物营养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
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生物发酵全价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37.1%(折干基38.2%),粗纤维含量为10.1%,粗脂肪含量为9.6%,粗灰分含量为10.4%,无氮浸出物含量为28.6%,水分4.2%(烘干后),总热能19294.9 (kJ/kg ),经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验:蛋白质含量14.75%,霉菌39000cfu/g。
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饲料,粗纤维含量由25.5%降低为10.01%。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生物发酵全价饲料经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验:蛋白质含量为14.75%,霉菌含量为39000cfu/g,用来饲养生猪、奶牛等畜、禽类的动物都有较好的增重效益。还可以改善动物的外观状况,克服了因为菌糠中粗纤维含量过高而影响畜禽增重的问题。
实施案例:
实施例1:一种生物发酵全价饲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数比组份:混合菌种0.5份,豆粕30份,蘑菇菌渣40份,生牡蛎I份,肉粉10份;所述的混合菌种是采用如下重量份数比组分:枯草芽孢杆菌1份、纳豆芽孢杆菌1份、光合菌1份、酵母菌1份、硝化细菌1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乳酸菌1份、醋酸菌I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六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市六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8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奶牛小分子饲料肽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