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碰撞警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8377.X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1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马西米利亚诺·布鲁斯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4 | 分类号: | B60R21/0134;B60Q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31259 | 代理人: | 脱颖 |
地址: | 中国香***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碰撞 警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车辆碰撞警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碳排放与可持续/可再生能源,电动车辆越来越受欢迎。电动车辆使用存储在一个或多个电池中的电力来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可控地释放所存储的电能以驱动电动机。电动机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因为电动车辆使用电动机而不是内燃机,因此电动车辆可以比传统车辆更安静。没有来自内燃机的噪音,附近的交通物(例如,行人、动物)可能意识不到电动车辆在该区域内怠速运转或行驶。电动车辆制造的最小噪音可能会进一步因为人口密集中心、天气条件等的嘈杂的环境而被掩盖。
发明内容
以下讨论的实施方式包括碰撞警告系统,其能够对电动车辆和附近交通物之间可能的碰撞情形向车辆乘员和附近交通物发出警告。该碰撞警告系统能够使用一个或多个碰撞传感器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探测危险情况。这些环境可以包括人口密集中心、低能见度情形和恶劣天气情况。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碰撞传感器可以是互补的,也就是说即便当某些传感器性能下降时(例如,低光照、恶劣天气)也能够探测危险情况。为了警告车辆乘员和/或附近交通物可能的危险情况,碰撞警告系统可以包括内部警告信号系统和/或外部警告信号系统。该内部和外部警告信号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警告设备,其能够向车辆乘员和附近交通物提供警告信号。该警告信号可以是听觉的和/或视觉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碰撞警告系统的车辆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为具有警告系统的车辆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视立体图;
图3为具有碰撞警告系统的车辆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部视图;以及
图4为展示碰撞警告系统运行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具有碰撞警告/避免系统10的电动车辆8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1中,电动车辆8为汽车;然而,以下讨论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电动车辆8(例如,汽车、卡车、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助动车等)。正如以下将会更加详细讨论的,碰撞警告系统10警告附近交通物电动车辆8的存在,这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风险。
碰撞警告系统10包括多种组件,这些组件一起运行警告附近的行人和/或其他车辆。这些组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碰撞传感器14,碰撞传感器14被放置于电动车辆8上的不同位置。例如,碰撞传感器14可以耦接至电动车辆8的前部、电动车辆8的顶部、电动车辆8的侧面、侧视镜18和/或车辆8的内部(例如,仪表盘、后视镜)等。
碰撞传感器14可以包括光学相机、红外相机、运动探测器、雷达、激光器、超声波传感器和/或其他任何传感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碰撞警告系统10可以包括传感器套件20,传感器套件20包括一个或多个碰撞传感器14(例如,光学相机、红外相机、运动探测器、雷达、激光器、超声波传感器等)。通过包括多种碰撞传感器14,碰撞警告系统10可以在不同环境情况下提供对危险12的冗余探测。例如,白天时光学相机能够探测危险12,而在夜晚或低光照的情况下,光学相机可能无法辨识危险12。在这些情形中,另一个碰撞传感器14,如红外相机或雷达,就可以提供对危险12的探测。也就是说,当一个碰撞传感器14性能降低时,另一个碰撞传感器14仍然可以探测危险12。因此,碰撞警告系统10可以在多种情况下提供对危险12连续的或接近连续的探测,所述多种情况例如包括下雨、低光照、下雪、起雾、沙/尘暴,以及其他情况。
运行时,碰撞传感器14发射信号(例如,无线、通过硬线连接)至控制器22(例如,电脑)。控制器2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4,处理器24执行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6中的指令来处理来自碰撞传感器14的信号(例如,数据)。例如,控制器22可以接收来自光学相机的信号(例如,数据)。处理器24然后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6中的程序,该程序可以在光学相机拍摄的图像中识别对象(例如,汽车、卡车、自行车、行人、动物等)。如果处理器24探测到危险12,处理器24执行指令来激活外部警告信号系统28和/或内部警告信号系统30。例如,控制器22可以在小于0.1、0.3、0.5、1.0、1.5秒等时间内探测危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83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