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8504.6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4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姜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晓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失眠 麦冬 当归 茯苓 活血通络 清热凉血 疏肝解郁 养血安神 养阴生津 原料药物 重量配比 总有效率 补益 柏子仁 炒栀子 刺五加 地骨皮 合欢花 龙眼肉 牡丹皮 桑椹子 首乌藤 天然的 延胡索 治愈率 远志 丹参 中草药 白菖 半夏 补肾 除烦 甘草 宁心 青皮 益气 郁金 治疗 缬草 祛火 防风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丹参、龙眼肉、延胡索、牡丹皮、防风、首乌藤、刺五加、柏子仁、青皮、麦冬、远志、郁金、地骨皮、桑椹子、当归、合欢花、炒栀子、缬草、茯苓、白菖、半夏、甘草,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均采用天然的中草药,具有补益心脾、疏肝解郁、补肾利水、清热凉血、祛火除烦、活血通络、养阴生津、养血安神、益气宁心的功效,总有效率达97.58%,治愈率达60.8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失眠即睡眠失常,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证候特征为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其中睡眠时间不足者可表现为人睡困难,夜寐易醒,醒后难以再睡,严重者甚至彻夜不寐。睡眠深度不够者常表现为夜间时醒时寐,寐则不酣,或夜寐梦多。由于睡眠时间及深度质量的不够,致使醒后不能消除波劳,表现为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心悸、健忘,甚至心神不宁等。造成失眠的因素有很多,身体疾病、服用药物、睡眠的环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不规律、不断增大的生活压力都有可能造成失眠,严重的失眠甚至会产生神经衰弱、抑郁症。全球约有27%的人遭受睡眠病症的困扰。国外大多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每年约有33%的人出现过睡眠障碍,有17%的人为严重失眠,而我国严重失眠症的发病率为9.38%。失眠妨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证,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们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中医将失眠称之为“不寐”,为人体阴阳失调、阳不入阴所致中。病理变化为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阴血黯耗,营血亏虚,上不奉心,以致心神不安;或素体虚弱、久病之人,肾阴耗伤,水不济火,心阳独亢及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火亢盛,扰乱神明而致心神不宁;或为情志所伤,气郁化火及阴虚阳亢,扰动心神,神不安宁;尚有宿食酿痰,胃气不和,痰热上扰而致失眠。本发明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失眠的发病机理,以补益心脾、疏肝解郁、补肾利水、清热凉血、祛火除烦、活血通络、养阴生津、养血安神、益气宁心为治疗原则,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根据中医理论,通过数年的药物筛选和反复临床验证,提供一种具有补益心脾、疏肝解郁、补肾利水、清热凉血、祛火除烦、活血通络、养阴生津、养血安神、益气宁心的功能,配伍合理,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丹参20-40g,龙眼肉20-40g,延胡索10-22g,牡丹皮10-22g,防风10-22g,首乌藤10-30g,刺五加10-30g,柏子仁10-30g,青皮10-22g,麦冬10-22g,远志8-18g,郁金8-18g,地骨皮20-35g,桑椹子10-28g,当归10-20g,合欢花10-20g,炒栀子10-20g,缬草5-15g,茯苓10-22g,白菖5-15g,半夏5-15g,甘草5-15g。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丹参30g,龙眼肉30g,延胡索15g,牡丹皮15g,防风15g,首乌藤20g,刺五加20g,柏子仁20g,青皮15g,麦冬15g,远志12g,郁金12g,地骨皮25g,桑椹子18g,当归12g,合欢花12g,炒栀子12g,缬草10g,茯苓15g,白菖10g,半夏10g,甘草1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晓华,未经姜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85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滋阴护阴的妇科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