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域细力度高分波束的簇间干扰消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8786.X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9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崔婷婷;李红艳;马建鹏;邱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H04B7/06;H04B7/08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空域 力度 高分 波束 干扰 消除 方法 | ||
1.一种基于空域细力度高分波束的簇间干扰消除方法,包括:
(1)选取蜂窝网中由3个相邻基站组成的一个协作区域,计算其内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空间相关矩阵其中,i={1,2,3},j={1,2,...,J},J为簇的个数;
(2)计算第一阶段的预波束成形矩阵:
(2.1)将空间相关矩阵特征分解成其中,为的非零特征值组成的对角矩阵,为的非零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H为矩阵的共轭转置;
(2.2)计算的列在单位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矩阵中的列标号索引集合,记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列标号索引集合为
(2.3)根据索引集合计算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预波束成形矩阵
(3)第i个基站根据预波束成形矩阵计算其到第j个簇的等效信道维度
(4)计算3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最优空间自由度
(5)比较所有基站到第j个簇的总自由度与最大等效信道维度:
若则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7);
(6)在第j个簇内选择3个用户与协作区域内的3个基站进行干扰对齐传输,并计算第二阶段干扰对齐编解码矩阵:
(6.1)每个基站向用户发送经过预波束成形的下行信道训练帧;
(6.2)第j个簇内选出的3个用户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中做干扰对齐的第k个用户的等效信道并将上行反馈给基站端,其中,k={1,2,3};
(6.3)基站端利用等效信道信息,计算3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干扰对齐编码矩阵,以及第j个簇中做干扰对齐的3个用户的解码矩阵,记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干扰对齐编码矩阵为第j个簇中做干扰对齐的第k个用户的解码矩阵为Uj,k;
(7)选择等效信道维度最大的第i*个基站为第j个簇服务,并计算第二阶段迫零编码矩阵:
(7.1)第i*个基站向用户发送经过预波束成形的下行信道训练帧;
(7.2)第j个簇内的用户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等效信道并将上行反馈给第i*个基站;
(7.3)第i*个基站利用等效信道信息计算到第j个簇的迫零编码矩阵
(8)计算两阶段联合预编码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空间相关矩阵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为Nt×Nt的矩阵,Nt为基站天线数,p、q分别为行和列标号,p={1,2,...,Nt},q={1,2,...,Nt},为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方位角,为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角度扩展,Rj为第j个簇的半径,为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距离,τ为基站天线单元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中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列标号索引集合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Nt为基站天线数,λ为载波波长,为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方位角,为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角度扩展,Rj为第j个簇的半径,为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距离,τ为基站天线单元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中的预波束成形矩阵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fn为DFT矩阵的第n列,∪为求集合的并集,为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列标号索引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等效信道维度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rank{.}为求矩阵的秩,|.|为求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为求集合的并集,为第i个基站到第j'个簇的列标号索引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87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计数笔
- 下一篇:出钞结构合理的点验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