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9652.X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0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勇;张海涛;尹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9/10;F21V17/10;F21V13/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及包括该量子点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量子点技术大量应用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量子点为极其微小的无机纳米晶体,当其受到光的刺激时,便会发出非常纯净的有色光线,所以量子点显示装置的色彩纯度高、色域高。现有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背光源为蓝色光源,同时在量子点背光模组内设量子膜,以实现高色域的显示效果。但是,当背光源为蓝色光源时,显示区域的周边会出现漏蓝光的现象,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背光源为蓝色时,导致的显示区域周边漏蓝光而影响显示效果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背板和中框,所述背板和所述中框之间设有量子点背光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量子点背光组件之间的蓝色光源,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还包括用于防止漏蓝光的框型的黄色层,且所述黄色层夹设于所述量子点背光组件和所述中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黄色层固定于所述中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包括与所述量子点背光组件平行的框体,以及与所述框体垂直连接且用于定位所述量子点背光组件的框架,所述黄色层固定于所述框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黄色层固定连接于所述量子点背光组件的出光面的边缘处。
进一步地,所述量子点背光组件包括依次叠设的量子膜、导光板以及扩散片,所述黄色层的一侧固定于所述量子膜出光面的边缘处,另一侧抵接于所述中框。
进一步地,所述黄色层的厚度范围为0.5mm至2mm。
进一步地,所述黄色层的各个侧边的宽度范围为3mm至5mm。
进一步地,所述黄色层为黄色泡棉。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的周缘处设有多个卡钩,所述中框的周缘处设有多个与所述卡钩卡接的卡扣。
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量子点背光模组通过在量子点背光组件和中框之间设置用于防止漏蓝光的黄色层,使得蓝色光源发出的光经过黄色层中和后,形成白光,解决了显示区域周边漏蓝光的问题,提升了显示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显示区域的边缘处不漏蓝光,提升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中框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细节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背板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中框;11-框体;12-框架;120-卡扣;2-黄色层;3-量子点背光组件;31-量子膜;32-导光板;33-扩散片;4-背板;40-卡钩;5-蓝色光源;6-面板;7-面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96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