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0154.2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6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利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数据 融合 方法 装置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程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从物联网平台获取物联网平台输出的第一物联网数据;获取与第一物联网数据对应的识别信息;根据与识别信息,确认与识别信息相对应的单片机;将第一物联网数据与单片机的个性化信息相融合,得到第二物联网数据;将保密审查合格的第二物联网数据上传至物联网平台。该装置能够用于实现该方法。该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该方法的步骤。该介质上存储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该方法的步骤。该方法、装置、终端、介质实现数据融合的过程中无需通过互联网或者云服务进行交互,因此,能够降低物联网数据在融合过程中被非法盗取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程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单片机的物联网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终端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顾明思议,就是连接物品的网络,许多学者讨论物联网中常引入人到人(Man to Man,M2M)、人到机器(Man to Machine,M2M)、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的概念,但是,M2M的所有解释并不仅限能够解释物联网,同样的,M2M这个概念在互联网汇总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阐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已经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者网络电视完成。通俗一点而言,物联网是指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品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物联网数据融合的方法通常是通过互联网或者云服务实现数据融合,而较少涉及应用于单片机的物联网数据融合的方法,而通常情况下,在通过互联网或者云服务实现数据融合的过程中,由于数据需要通过互联网或者云服务进行交互,而互联网或者云服务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公共资源,虽然有些资源进行了加密处理,但是,当遇到网络高手或者网络黑客时,数据仍然存在被非法盗取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单片机的物联网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在实现数据融合的过程中无需通过互联网或者云服务进行交互,因此,能够降低物联网数据在融合过程中被非法盗取的风险,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单片机的物联网数据融合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单片机的物联网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物联网平台获取物联网平台输出的第一物联网数据;
获取与所述第一物联网数据对应的识别信息;
根据与所述识别信息,确认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对应的单片机;
将所述第一物联网数据与所述单片机的个性化信息相融合,得到第二物联网数据;
将保密审查合格的所述第二物联网数据上传至所述物联网平台。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单片机的物联网数据融合方法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作为优选,与所述第一物联网数据对应的识别信息包括用于上传所述第一物联网数据的单片机的身份信息。
作为优选,用于上传所述第一物联网数据的单片机的身份信息包括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信息、所述单片机所属的MAC地址信息、所述单片机的应用领域信息、所述单片机登记的机主姓名或者名称信息、所述单片机登记的机主身份证号或者社会统一信用代码信息、所述单片机登记的机主的证件照或者所述单片机登记的单位的证件照信息、所述单片机登记的机主的指纹信息或者所述单片机登记的法定代表人的指纹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将所述第一物联网数据与所述单片机的个性化信息相融合的步骤在于所述识别信息相对应的单片机上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01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艺改善型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双芯片叠加二极管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