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投影式光电探测清纱装置及其紫外增强型硅光电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0255.X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7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彭和建;吴作良;徐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华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1N21/64;G01N21/27;G01N21/01;H01L31/105;H01L31/02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20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 光电 探测 装置 及其 紫外 增强 光电二极管 | ||
1.一种背投影式光电探测清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待检测纱线后方的发光管和探测器,还包括设置于待检测纱线前方的反射镜,发光管的前端面与探测器的光敏面齐平设置,发光管与探测器的前方还设置有用于选取330nm~470nm的波段光线的滤光片,所述反射镜的反光面与探测器的光敏面平行,所述发光管包括紫外发光二极管,所述探测器包括紫外增强型硅光电二极管,紫外增强型硅光电二极管由电阻率为3000Ω·cm、场氧化厚度为1000nm的高电阻率N型(111)硅片制成,一面注入剂量为4x1014cm-2~5x1014cm-2、能量为30Kev的硼而形成P形区,另一面注入剂量为5x1015cm-2、能量为100Kev的磷而形成N+区,硅片的P型区抛光、N+区磨光,P型区和N+区的氧化层厚度均为50nm~6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投影式光电探测清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增强型硅光电二极管采用二段式高低温退火处理,先在高温1000℃环境下处理30秒,再在低温600℃环境下处理8至12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投影式光电探测清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管对称分列在探测器的左右两侧,每侧发光管的数量至少为两只,每侧的发光管均沿上下方向间隔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投影式光电探测清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管的壳体包括可发散光线的磨砂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投影式光电探测清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上连接有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信号接收模块、放大模块、滤波模块、整形模块和比较输出模块。
6.紫外增强型硅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由电阻率为3000Ω·cm、场氧化厚度为1000nm的高电阻率N型(111)硅片制成,一面注入剂量为4x1014cm-2~5x1014cm-2、能量为30Kev的硼而形成P形区,另一面注入剂量为5x1015cm-2、能量为100Kev的磷而形成N+区,硅片的P型区抛光、N+区磨光,P型区和N+区的氧化层厚度均为50nm~60n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紫外增强型硅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增强型硅光电二极管采用二段式高低温退火处理,先在高温1000℃环境下处理30秒,再在低温600℃环境下处理8至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华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科华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025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LCD缺陷智能检测设备
- 下一篇:沙发(A1303/A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