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0931.3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2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韩颖;吴贝贝;王亚平;佟佳音;杜文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25 | 分类号: | H04L12/725;H04L12/751;H04L12/803;H04L12/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王天尧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北坞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付 系统 报文 路由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采集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最优远程队列,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报文路由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保证了支付系统报文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付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支付报文传输平台(Payment Message Transfer System,PMTS)作为二代支付系统的支撑系统,负责支付系统与参与者、支付系统内部各节点之间的报文通讯。保证支付系统间报文传输的快速、安全、可靠,是确保国家二代支付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前提。可见,提供一种安全、稳定、高效的报文传输机制是十分重要的。而报文传输中最为核心关键的就是路由方法。因此,研究一种合适的路由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有的路由方法大体可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两类。静态路由方法通过预先配置好的路由表中的映射完成路由功能,较适合于网络节点数量有限且变化不大的网络。因其无需节点间的路由信息交互,节省带宽且网络安全保密性高。但是静态路由方法不能根据网络流量和拓扑结构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路由表。动态路由方法通过收集节点间发送的状态信息,实时计算并更新其维护的映射表,更适合于网络节点变化较大的网络。这种策略能较好地适应网络流量、拓扑结构的变化,有利于改善网络的性能。但由于方法复杂,当节点数量众多时,维护庞大的路由表会增加网络的负担。由于二代支付系统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且系统中节点的数量是有限可控的,同时节点变化不大,因此,PMTS所用的路由方法要有静态路由方法的特性。然而,二代支付系统要保证报文安全、稳定、高效的传输,就需要保证每个节点对相邻节点的状态进行实时掌握,从而在路由的过程中选择可用的相邻节点。因此,PMTS所用的路由方法又需要动态路由方法的特性。
综上所述,现有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案准确率、效率、灵活性以及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付系统的报文路由方法,用以准确灵活地路由报文,提高报文路由的效率和安全性,该方法包括:
确定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以及预先配置的接收节点与中转节点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
根据确定的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待转发报文的标识,以及预先配置的报文标识、中转节点与远程队列标识的关系,确定待转发报文的中转节点的所有远程队列;远程队列用于路由不同的待转发报文;
采集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确定最优远程队列,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包括:
根据待转发报文的报文优先级,通过最优远程队列将待转发报文路由至待转发报文的接收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队列属性包括:远程队列状态、远程队列优先级、负载系数和已路由报文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集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包括:
利用负载均衡算法,根据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属性,计算各个远程队列的队列选取优先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银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09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