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十字交叉堆叠纳米纤维阵列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1174.1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9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陈然;孙泽勇;孔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代理公司: | 33200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海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纤维阵列 纳米纤维 制备 十字交叉 堆叠 基底 静电纺丝装置 喷射聚合物 电场 操作参数 溶液参数 专用的 二维 纺丝 有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字交叉堆叠纳米纤维阵列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静电纺丝装置喷射聚合物溶液,结合专用的纺丝基底实现二维有向纳米纤维阵列的制备。通过改变基底的电场方向,可以控制每层纳米纤维阵列的方向,从而制备十字交叉堆叠纳米纤维;通过对溶液参数和操作参数的调整,可以控制纳米纤维的直径和每层纳米纤维的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纺丝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十字交叉堆叠纳米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纳米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重量轻、机械性能好等特点,在过滤材料、防护材料、生物医学、微纳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多种多样,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具有可控性好、连续性强、可制备连续的纳米纤维、所需设备简单等优点,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青睐,是目前制备纳米纤维最有效的方法。
要想实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工业化应用,必须能够快速、连续地制备均匀、可取向排列的纳米纤维,但静电纺丝通常只能获得随意方向弯曲的、纤维连续的无纺垫结构,且普遍存在珠状颗粒;同时所纺纤维直径大小不一;对于非极性聚合物溶液必须在溶液中掺杂导电纳米粒子。近年来,一些研究通过改变接收器结构,从而改变电场分布以获得局部区域的定向纤维,然而其定向纤维制备能力仍然非常有限,难以在特定位置点之间制备微纳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十字交叉堆叠纳米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利用静电纺丝与专用纺丝接收装置,通过改变电场方向,实现快速高效地制备十字交叉堆叠纳米纤维阵列,通过对溶液参数和操作参数的调整,可以更为精确的控制纳米纤维的直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十字交叉堆叠纳米纤维阵列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室温下,将聚合物加入配制好的溶剂中,搅拌混合得到纺丝溶液;
2)将专用的纺丝接收基底安装在静电纺丝装置上,所述的专用的纺丝接收基底由PCB基板、两对电极组成,两对电极设置在PCB基板上且两对电极分别位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并将水平方向的两个电极接地,垂直方向的两个电极接高压电源;然后将纺丝喷头安装于支架上,调节纺丝喷头的高度与位置使其前端垂直正对某个接地的电极,纺丝喷头后端通过导管与注射泵相连,纺丝喷头导电部分接高压直流电源;
3)通过注射泵进给纺丝溶液,调节高压直流电源电压,开始在水平方向纺丝;
4)当水平方向纺丝结束后,再将垂直方向的两个电极接地,水平方向的两个电极接高压电源,然后重复步骤3),在垂直方向纺丝。
5)重复步骤3)和4),最终即可得到十字交叉堆叠纳米纤维阵列。
优选的,所述的聚合物溶质所述的聚合物要求在室温下溶解均匀,具有一定的粘度,如聚氧乙烯(PEO)、尼龙(PA)、聚氨酯(PU)、聚乳酸(PLLA)、聚苯乙烯(PS)、聚乙烯醇(PV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丙交酯(PLA)、聚己内酯(PCL)、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根据功能需求可采用单一聚合物或混合聚合物,也可采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无机物。
优选的,所述的纺丝溶液的粘度为0.1~2.0Pa·s。
优选的,所述的纺丝过程具体为:纺丝接收基底上的一对电极接地,与其垂直方向的另一对电极接高电势,电场诱导纤维只在接地的这对电极间运动并在这对电极间形成有向阵列。
本发明所述的溶剂要求能溶解所选用的聚合物溶质,优选的要求在常温下易快速挥发。如可以选用二甲基甲酰胺(DMF)、四氢呋喃(THF)等有机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11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