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胸腔穿刺针用坐标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1566.8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6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紫薇帝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0;A61B90/00;A61B34/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 刺针 坐标 成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腔穿刺针用坐标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在肺科的临床工作中,胸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简单易行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胸腔穿刺检查,可以确定胸膜腔内是否有积液,通过抽取积液,可以进行各种检查,找到疾病的原因,如果腔内积液较多,则需要通过胸腔穿刺把积液抽掉。必要时还可以注入药物达到治疗目的,因此胸腔穿刺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进行胸腔穿刺前:医生通常先进行胸部叩诊,再结合X线及B超定位确定穿刺点,常选择:肩胛下角线7~9肋间、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腋前线5~6肋间;包裹性胸膜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因肋间神经和血管较多,所以穿刺点的选择以及穿刺过程中的路径都需要医生通过X线及B超进行确定。然而X线和B超对体内神经和血管的辨识度较低,因此仅通过X线和B超对体内各器官的成像想过并不理想,从而增大了手术风险。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成像效果好的胸腔穿刺针用坐标成像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胸腔穿刺针用坐标成像系统。
一种胸腔穿刺针用坐标成像系统,包括录入模块、存储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坐标成像模块和方案设计模块,所述录入模块的输出端与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录入模块用于患者影像信息和基本信息的录入,所述存储模块与方案设计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录入的MRI图像进行分类处理、透明化处理、生成坐标,并与CT图像进行匹配、筛选和整合,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图像种类识别单元、图像透明化单元、坐标生成单元、图像匹配单元、图像筛选单元和图像整合单元,所述图像种类识别单元用于对MRI图像中包含的成分进行识别和划分,所述坐标生成单元用于将分类后的成分分别按照成分的结构生成三维坐标,所述坐标生成单元与坐标成像模块相连接,所述坐标成像模块用于对生成的坐标进行三维成像,所述图像匹配单元还与图像筛选单元相连接,所述图像筛选单元与图像整合单元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录入模块包括CT录入系统、MRI录入系统和患者信息录入系统,所述CT录入系统包括CT图纸扫描单元和CT文本导入单元,所述MRI录入系统包括MRI图纸扫描单元和MRI文本导入单元。
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包括CT图像存储单元、MRI图像存储单元、患者信息存储单元、三维图像存储单元和坐标存储单元。
优选的,所述CT录入系统与CT图像存储单元相连接,所述MRI录入系统与MRI图像存储单元相连接,所述患者信息录入系统与患者信息存储单元相连接,所述图像整合单元与三维图像存储单元相连接,所述坐标生成单元与坐标存储单元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图像种类识别单元包括骨基质识别单元、神经识别单元、血管识别单元、脂肪识别单元、韧带识别单元和胸膜识别单元。
优选的,所述图像透明化单元的数量与图像种类的数量一致。
优选的,所述图像整合单元的输出端与三维图像存储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维图像存储单元还连接有3D打印机。
本发明提出的坐标成像系统,利用MRI成像和CT成像技术,对患者成像部位进行坐标定位,并将坐标转换成三维立体图像,便于患者和医生直接观察,对成分进行分类和处理,避免其他成分对当前成分成像的干扰,提高成像的准确性,同时将MRI图像拆分后的坐标成像结果与CT图像进行比对,在众多坐标三维立体图像中筛选出与CT图像最匹配的图像,保证成分还原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再将最匹配的图像整合成患者三维立体图像,将患者的手术位置的内部环境进行可视化展示,系统再根据生成的患者三维立体图像进行手术方案设计,辅助医生寻找患者手术最安全和最可靠的路径,有效规避敏感器官及危险区域,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创伤,且该系统特别适合应用于患者胸腔穿刺针穿刺前的方案设计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胸腔穿刺针用坐标成像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紫薇帝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紫薇帝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1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植入物的推注装置
- 下一篇:口腔科用取异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