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射流、固液相变相耦合的电子器件散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2180.9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7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杰;阴继翔;马素霞;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射流 相变 耦合 电子器件 散热 方法 | ||
1.一种阵列射流、固液相变相耦合的电子器件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结构为阵列射流结构;实施所述方法的流动工质为相变纳胶囊悬浮液(6),相变纳胶囊悬浮液与目标物(4)发生热交换,实现对目标物(4)的温度控制,
所述的阵列射流结构包括工质入口(1)、缓冲腔(2)、阵列孔板(3)以及工质出口(5),所述的相变纳胶囊悬浮液(6)由工质入口(1)进入缓冲腔(2),经过缓冲腔(2)后的相变纳胶囊悬浮液(6)在通过阵列孔板(3)前具有了相同的压力以及温度,然后经过阵列孔板(3)形成浸没式阵列射流冲击到目标物(4)的表面,相变纳胶囊悬浮液(6)在与目标物(4)进行热交换后由工质出口(5)流出,相变纳胶囊悬浮液(6)在与目标物(4)发生热交换时,相变纳胶囊悬浮液中相变纳胶囊颗粒内的相变囊芯发生固液相变,利用固液相变过程中的潜热吸收来强化阵列射流的换热性能,实现对目标物(4)的温度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射流、固液相变相耦合的电子器件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纳胶囊悬浮液(6)是相变纳胶囊颗粒(7)分散于冷却基液中所形成,相变纳胶囊悬浮液(6)中相变纳胶囊颗粒(7)的体积百分数范围为15%-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阵列射流、固液相变相耦合的电子器件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纳胶囊悬浮液(6)中添加使相变纳胶囊颗粒分散更均匀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添加的体积百分数范围为0-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阵列射流、固液相变相耦合的电子器件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纳胶囊颗粒(7)的直径范围为10nm-1000nm,相变纳胶囊颗粒(7)由壳体(8)和相变囊芯(9)组成,相变纳胶囊颗粒中相变囊芯(9)的质量百分数范围为30%-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阵列射流、固液相变相耦合的电子器件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腔(2)的高度范围为0.1mm-5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阵列射流、固液相变相耦合的电子器件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阵列孔板(3)的下方为目标物(4),阵列孔板(3)的尺寸与目标物(4)的尺寸相一致,阵列孔板(3)上均匀分布阵列孔,阵列孔的孔径D范围为0.01mm-5.0mm,阵列孔的间距S与孔径D的比值范围为2-10,阵列孔板(3)出口到目标物(4)的射流间距H与孔径D的比值范围为3-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阵列射流、固液相变相耦合的电子器件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质出口(5)位置高于阵列孔板(3)的下沿,工质出口(5)个数的范围为2-8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21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散热的通信接收终端
- 下一篇:液冷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