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拼插式结构的新型防弹衣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2662.4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7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朋;高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凡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02 | 分类号: | F41H1/02;B32B3/22;B32B15/18;B32B15/04;B32B5/02;B32B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地址: | 102599 北京市房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插式 结构 新型 防弹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拼插式结构的新型防弹衣,包括外套及其内部的防弹层,所述防弹层由多个正六边形的连接片拼接而成,连接片的相邻边分别为凸起边和凹槽边,相邻连接片间的凸起边和凹槽边可相互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刚片层、开孔金属层、纤维织物复合层、陶瓷层、下刚片层。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片间的新型连接结构,在避免传统板状内胆所存在的容易在自重作用下下垂的同时,还避免了连接片之间产生穿透型的缝隙,且本产品的连续防弹能力得到了有效改进,防弹效果更佳显著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弹衣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拼插式结构的新型防弹衣。
背景技术
防弹衣,又叫避弹衣,避弹背心,防弹背心,避弹服,单兵护体装具等,用于防护弹头或弹片对人体的伤害。防弹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弹层两部分组成。衣套常用化纤织品制作。防弹层是用金属(特种钢、铝合金、钛合金)、陶瓷片(刚玉、碳化硼、碳化硅、氧化铝)、玻璃钢、尼龙(PA)、凯夫拉(KEVLAR)、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DOYENTRONTEX Fiber)、液体防护材料等材料,构成单一或复合型防护结构。防弹层可吸收弹头或弹片的动能,对低速弹头或弹片有明显的防护效果,在控制一定的凹陷情况下可减轻对人体胸、腹部的伤害。防弹衣包括步兵防弹衣、飞行人员防弹衣和炮兵防弹衣等。按照外观还可分为防弹背心,全防护防弹衣,女士防弹衣等类型。
公告号为CN206281414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多功能防弹设备,其前胆部、后胆部分别由陶瓷层和钢片层构成,陶瓷层、钢片层由多个六边形连接片拼接形成,各连接片由钢丝穿接形成,使用时不会发生传统板状内胆存在的容易在自重作用下下垂的问题,使用效果明显。此产品存在如下缺陷:一是由钢丝穿接的连接片间存在较大缝隙,缝隙处的防弹性能极差;二是由陶瓷层和钢片层形成的连接片只能进行单次防弹,不具有连续防弹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拼插式结构的新型防弹衣,解决了现有连接片拼接式防弹衣防弹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拼插式结构的新型防弹衣,包括外套及其内部的防弹层,所述防弹层由多个正六边形的连接片拼接而成,连接片的相邻边分别为凸起边和凹槽边,所述连接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刚片层、开孔金属层、纤维织物复合层、陶瓷层、下刚片层,上钢片层的相应边向纤维织物复合层一侧的外侧凸起形成上半圆柱体,下钢片层的相应边向纤维织物复合层一侧的外侧凸起形成下半圆柱体,所述上半圆柱体和下半圆柱体相互拼合形成圆柱形的所述凸起边;与凸起边相邻的上钢片层的边向纤维织物复合层一侧的外侧方向延伸,且其边缘部位斜向下弯折形成上限位边,相应的与凸起边相邻的下钢片层的边向纤维织物复合层一侧的外侧方向延伸,且其边缘部位斜向上弯折形成下限位边,上限位边和下纤维边组合形成所述凹槽边,所述凸起边的直径大于上限位边与下限位边的边缘处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开孔金属层与纤维织物复合层之间设有上钢片夹层,所述陶瓷层与纤维织物复合层之间设有下钢片夹层,上钢片夹层的一边向上倾斜并与所述上限位边的内侧相贴合,下钢片夹层的一边向下倾斜并与所述下限位边的内侧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开孔金属层为开孔金属铝。
优选的,所述开孔金属铝的孔径范围为500~800μm,孔隙率为80~95%。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各层之间通过胶粘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边的凹槽内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及向下凹陷的弧形凹槽,此弧形凹槽的直径与所述凸起边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纤维织物复合层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由2~3层高含胶量纤维织物预浸料组成,外层由8~10层低含胶量纤维织物预浸料组成。
优选的,高含胶量纤维织物预浸料为含胶量为18%~30%重量比的芳纶无纬布或芳纶机织布或碳纤维织物或S级玻璃纤维织物预浸料;所述低含胶量纤维织物预浸料为含胶量为10%~17%重量比的芳纶无纬布或芳纶机织布预浸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凡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普凡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26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射油缸的回油结构
- 下一篇:一种柱塞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