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及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3307.9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9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华;俞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顾楠楠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背光 模组 散热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对光源进行固定以及导热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设有用于固定光源的支板,在底座背离支板的一侧设有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的相邻鳍片之间的凹槽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鳍片上设有缺口,所述底座上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与缺口相对,使空气通过缺口进入散热通道,通过空气的流动实现散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所述的用于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用于光源散热的底座以及在底座上设置散热鳍片,通过鳍片间的凹槽形成散热通道,通过散热风扇对散热通道进行吹气,使散热通道中形成气流,将热量带走达到降温的目的,从而提高散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往的液晶显示器对光源需求的散热性能比较低,被动辐射散热即可满足散热的需求;随着液晶显示器的普及使得人们对液晶显示器的要求已经不再停留在能够显示画面上,而是对液晶显示器的画质上,如果对画质进行提升,无疑需要对分辨率、亮度以及色域均需要进行提升,这样意味着背光模组的光源功耗也相应的提升,从而使热量也随之增大,以往的被动辐射散热以无法满足散热的要求,如何能够在仅有的空间中增加散热能力,是目前厂商均面临的一个挑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及背光模组,从而提高散热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对光源进行固定以及导热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设有用于固定光源的支板,在底座背离支板的一侧设有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的相邻鳍片之间的凹槽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鳍片上设有缺口,所述底座上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与缺口相对,使空气通过缺口进入散热通道,通过空气的流动实现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上设有盖板,盖板用于将散热通道封闭,在盖板上设有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上设有与散热通道数量相等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将散热通道中的热气导流至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与散热风扇之间设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设于缺口中,使位于该端上的开口与散热通道相对,另一端开口与散热风扇的出风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管的两个开口分别设于导风管相邻的两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设于散热鳍片靠近中部的位置处,将散热鳍片分割成两部分,使散热通道划分为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在缺口中设有分流结构,从而将空气分成两路分别引导至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中,出风口分别设置在盖板上位于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远离缺口的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与散热风扇之间设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开口与缺口连接,另一端开口与散热风扇的出风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管与散热风扇连接的一端开口的尺寸大于导风管与缺口连接的一端开口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扇为离心风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所述的用于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用于光源散热的底座以及在底座上设置散热鳍片,通过鳍片间的凹槽形成散热通道,通过散热风扇对散热通道进行吹气,使散热通道中形成气流,将热量带走达到降温的目的,从而提高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33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