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活性炭回流的快速启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3839.2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5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陶辉;陈兆霖;陈卫;胡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活性炭 回流 快速 启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活性炭回流的快速启动方法,包括依次相连的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和降解池,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利用混凝搅拌试验确定原水条件下,常规混凝技术下最佳混凝剂投量,并确定所需投炭量、回流比和停留时间;第二步,在上述混凝剂投量下,按照预定停留时间进水,投加混凝剂至混合池,再经絮凝池、沉淀池出水,确定上述原水条件下日均产泥量;第三步,向混合池投加粉末活性炭,此时记为第1天;第四步,开始按照预定回流比均匀回流降解池中的炭泥至混合池。本发明将活性炭吸附和污泥回流技术联用可极大提高氨氮和有机物去除率,有效缩短粉末活性炭回流技术的启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活性炭回流的快速启动方法,属于给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粉末活性炭回流技术,可同时有效去除有机物和氨氮,提高出水水质,且可利用现有水厂构筑物,改造成本低,适用于中小水厂的改扩建,应用前景广泛。然而,该技术的启动问题一直以来是该技术运行的难点,并未有人提出一套合理的方法。在启动及后续运行过程中,主要难点在于启动阶段微生物的培养以及维持稳定运行阶段系统内活性炭炭量和泥量的稳定。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启动活性炭回流技术的方法,以达到快速启动粉末活性炭回流技术,并保障技术稳定运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粉末活性炭回流的快速启动方法,该方法可以达到快速培养和富集微生物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粉末活性炭回流的快速启动方法,包括依次相连的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和降解池;
混合池用于混凝剂、回流炭泥和新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混合;
絮凝池用于絮凝;
沉淀池用于沉淀并储存炭泥;
降解池用于给高浓度炭泥曝气以增强微生物降解效果;
为解决启动阶段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并保证运行阶段系统内粉末活性炭炭量和泥量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启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利用混凝搅拌试验确定原水条件下,常规混凝技术下最佳混凝剂投量,并确定所需投炭量、回流比和停留时间;
第二步,在上述混凝剂投量下,按照预定停留时间进水,投加混凝剂至混合池,再经絮凝池、沉淀池出水,确定上述原水条件下日均产泥量;
第三步,向混合池投加粉末活性炭,此时记为第1天,并按时排出沉淀池污泥进入降解池;
第四步,开始按照预定回流比均匀回流降解池中的炭泥至混合池;
第五步,回流第2天向降解池加入接种污泥;
第六步,回流时每天监测炭泥生物量;当生物量稳定后,启动阶段结束,开始稳定运行阶段,此时记为第n天。
所述粉末活性炭包括煤质粉末活性炭。
所述煤质粉末活性炭为100~200目,全部所述煤质粉末活性炭在一天内均匀投完。
所述接种污泥包括城市生活污水厂活性污泥,投加量为降解池中炭泥体积的1%~3%。
启动阶段结束后,沉淀池池底的炭泥一天一排,排出的炭泥量即为第二步所确定的日均产泥量。
启动阶段结束后,新的粉末活性炭每天添加一次,每天新的粉末活性炭的添加量=投炭量/n。
n≤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3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