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池塘主养草鱼成活率的病害综合防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3891.8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2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凌俊;江河;段国庆;胡玉婷;周华兴;潘庭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3 | 分类号: | A01K61/13;A01K61/10;A23K50/80;A23K10/3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池塘 草鱼 成活率 病害 综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池塘主养草鱼成活率的病害综合防控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注射免疫、精准投喂、早春靶向杀虫、辅投青绿饲料、免疫增强剂强化免疫、外源微生态制剂周期性调水步骤。本发明通过提高草鱼自身免疫力,控制早期小型寄生虫危害,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减少环境应激对草鱼生长的不利影响。采用本发明的综合防控方法,草鱼的成活率由原先的50~60%提高至90%以上,养殖过程中化学药物使用量减少70%,基本实现抗生素“零”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草鱼病害综合防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池塘主养草鱼二龄鱼种或商品鱼成活率的病害综合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草鱼(
长期以来,草鱼的主要养殖方式有围网养殖、网箱养殖、循环流水养殖和池塘养殖。近年来,随着国家拆网还湖进程的加快,草鱼围网养殖和网箱养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池塘主养草鱼因具有养殖密度大、产量高、易于管理等优点,是当前我国草鱼主要养殖方式,但由于池塘主养草鱼承载量大、水体自净能力不足,导致草鱼自身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差,在饲养的各个阶段易感染多种疾病,二龄鱼种和商品鱼养殖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到养殖产量和效益。
目前,制约草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突出环节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方面,关于寄生虫防治,许多养殖户常年使用大型寄生虫杀灭药物阿维菌素、伊维菌素、菊酯类等,甚至每月使用1~2次,用药缺乏针对性;而早春季节恰恰是小型寄生虫的流行阶段,一旦爆发,损失严重。第二方面,关于水质调控,仅凭经验判断池塘水质好坏,决定是否进行水质调节,过于主观、盲目。第三方面,关于饲养管理,过分追求鱼体长势,一味增加投饵,造成鱼体代谢机能和免疫机能下降。第四方面,关于病害防治,一旦爆发细菌性病害,大量使用抗生素。因病虫害严重带来的抗生素、杀虫剂、消毒剂滥用等,更是危及产品质量与安全。
随着人们对抗生素等药物使用安全性认识的加深以及食品安全的重视,以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为基础的综合防控技术将是大势所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草鱼自身免疫力、精准控制有害寄生虫、改善养殖水环境,进而提高池塘主养草鱼成活率的病害综合防控的养殖方法。
一种提高池塘主养草鱼成活率的病害综合防控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放养前注射疫苗
草鱼种放养前,逐尾注射草鱼出血病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和草鱼赤皮、肠炎、烂鳃三联灭活细菌疫苗,经3~5%食盐水浸浴5~15分钟后放入池中,其他配养品种苗种的放养规格及比例按常规操作;
步骤(2)精准投喂
养殖季节3月~10月,草鱼投喂采取“两头低,中间高,高温适度控制”的投饲策略,所述“两头低,中间高”是指:3月中旬~4月、10月~11月,按存塘吃食性鱼类体重1.0~2.5%量的投饲率投喂粗蛋白含量26~28% 的配合饲料,5月~9月按存塘吃食性鱼类体重2.5~4.0%量的投饲率投喂粗蛋白含量26~28% 的配合饲料;所述“高温适度控制”是指:7月~8月高温时的投饲率较5月~6月减少0.5%;养殖面积大于30000平方米或存塘吃食性鱼类大于40000尾的草鱼混养池采取分区投喂,避免摄食不均;
步骤(3)早春靶向杀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3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唇鲮的人工繁殖方法
- 下一篇:水生动物育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