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翼结构形式机翼载荷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4690.X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6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钟海;田丁栓;赵燕;刘敬礼;王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结构 形式 机翼 载荷 测量方法 | ||
1.一种连接翼结构形式机翼载荷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连接翼结构形式机翼受力特点,制定连接翼结构机翼载荷测量应变计布置和载荷校准试验流程,辨识连接翼结构机翼连接处的耦合载荷,剔除连接形式带来的机翼载荷模型建立影响,形成一种针对连接翼结构形式的机翼载荷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测试改装,连接翼结构形式机翼的前、后机翼测量剖面应变计电桥布设与常规机翼相同,但需在前、后机翼连接处的所有连接点各布置一个剪力应变电桥;
步骤2:地面试验,连接翼结构形式机翼载荷地面校准试验过程中,分为三个部分:1)前机翼外段载荷校准试验与常规机翼相同;2)前、后机翼连接处所有连接点断开,对前机翼内段和后机翼分别进行常规载荷校准方法加载;3)前、后机翼连接处所有连接点断开,对前、后机翼连接处各连接点单独施加剪力校准载荷;
步骤3:模型建立,连接翼结构形式机翼载荷模型建立中,前机翼外段载荷模型建立与常规方法相同;前机翼内段及后机翼载荷模型建立需首先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前、后机翼测量剖面载荷方程,然后通过线性拟合建立各连接点处剪力载荷方程,最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前机翼内段与后翼载荷测量剖面载荷测量应变计电桥输出和连接点剪力之间的关系;
步骤4:飞行试验,连接翼结构形式机翼载荷飞行实测中,前机翼外段载荷可直接使用前机翼外段测量剖面应变电桥应变输出代入前机翼外段测量剖面载荷方程得到;前机翼内段及后机翼载荷需首先将连接点剪力电桥应变输出代入连接点剪力载荷方程,获取连接翼结构形式机翼连接处各连接点的剪力;然后通过前机翼内段与后翼载荷测量剖面载荷测量应变计电桥输出和连接点剪力之间的关系获得由于连接点剪力引起的测载剖面应变电桥应变输出增量;最终将飞行实测中前机翼内段和后机翼各测载剖面应变电桥输出值减去相应应变输出增量后,代入前机翼内段和后机翼测量剖面载荷方程,获得前机翼内段和后机翼载荷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连接翼结构形式机翼连接处所有连接点各布置一个剪力应变电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前、后机翼连接处所有连接点需进行断开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单独实施各连接点剪力校准载荷加载过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建立各连接点处剪力载荷方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建立前机翼内段和后翼载荷测量剖面载荷测量应变计电桥输出与连接点剪力之间的多元函数关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通过测量连接翼结构形式机翼连接处的剪力获得由于连接点剪力引起的机翼测载剖面应变电桥应变输出增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中,前机翼内段和后机翼测量剖面应变输出需减去相应应变输出增量后,代入前机翼内段和后机翼测量剖面载荷方程,获得前机翼内段和后机翼载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未经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46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钉扣机(DCR88)
- 下一篇:钉扣机(YHY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