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透水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6211.8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夏力农;许培;邓彝立;孙美伦;孔良杰;王寒星;赵帅宇;王胜;谢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朱红涛;冯建基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透水 混凝土 路面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透水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路面包括沥青透水混凝土层(1)、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沥青透水混凝土层(1)中的至少两层加筋层(2)。本发明提供的路面和施工方法能够提高沥青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刚度,减少路面变形,延长路面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透水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透水混凝土又称沥青多孔混凝土、沥青无砂混凝土或沥青透水地坪,是由沥青、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
公开号为CN10386666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表面透水沥青的水泥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该结构从上至下依次是沥青透水混凝土层,分隔层,水泥透水混凝土层,垫层和基层。上述地面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铺设基层;(2)在基层上铺设垫层;(3)在垫层上铺设至少一层水泥透水混凝土层;(4)在水泥透水混凝土层表面铺设具有透水性的分隔层具有可选性;(5)在水泥透水混凝土层或分隔层上铺设至少一层沥青透水混凝土;(6)养护。本发明的表面透水沥青的水泥透水混凝土面结构是一种环保性的地面结构。
公开号为CN10323341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发热功能的透水沥青水泥混凝土地面结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排列的沥青透水混凝土层、水泥透水混凝土层和发热层,所述发热层内铺设有散热管道。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在路面下方铺设发热层来进行冬季时的发热融雪,融化后的雪水由透水混凝土渗透到路面下,保护路面不受雪水污染,同时防止了雪水二次结冰对路面造成损坏。
沥青透水混凝土孔隙大,比普通沥青混凝土强度更低,变形更大,在使用中容易产生明显的变形,因此使用寿命也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透水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路面能够提高路面的强度和刚度,减少路面变形,延长路面的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透水混凝土路面,所述沥青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沥青透水混凝土层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沥青透水混凝土层中的至少两层加筋层。
可选的,每层加筋层为由肋条相连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肋条之间通过水平方向的弹簧钢片相连。
可选的,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形成为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
可选的,上下相邻的加筋层之间设置有阻尼器,最下层的加筋层与所述路面下方的基础层通过阻尼器相连。
可选的,所述阻尼器包括腔体、伸入所述腔体中的活塞以及填充在腔体中的沥青层,所述腔体和活塞分别通过连接片与加筋层和路面下方的基础层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沥青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在基础层上层铺沥青透水混凝土,然后铺设加筋层,在该加筋层的上方继续层铺沥青混凝土,然后在沥青混凝土上方继续依次铺设至少一层加筋层和沥青混凝土。
可选的,每层加筋层为由肋条相连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肋条之间通过水平方向的弹簧钢片相连。
可选的,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形成为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
可选的,上下相邻的加筋层之间设置有阻尼器,最下层的加筋层与所述路面下方的基础层通过阻尼器相连。
可选的,所述阻尼器包括腔体、伸入所述腔体中的活塞以及填充在腔体中的沥青层,所述腔体和活塞分别通过连接片与加筋层和路面下方的基础层相连。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在沥青透水混凝土路面中设置至少两层加筋层,位于底层的加筋层能够防止反射裂缝,上层的加筋层能够增加路面的强度,减少车辙,从而从整体上增加沥青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刚度,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学院,未经长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6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