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往复式电动补种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6602.X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3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封纪港;温暖;刘冬梅;刘立意;于秋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往复 电动 补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农田播种时,由于播种机性能存在缺陷而产生的间歇式漏播情况时而发生,为了保证土地利用率常常需要后期的人工补种,而人工补种过程中消耗的人力大,效率低,且补种深度也不易确定。北方大型农田作业面积庞大,补种时间有限,许多田地也因此来不及补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补种的往复式电动补种器,以解决因播种机性能问题引起的漏播导致缺苗的问题。
上述所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补种器,包括种箱(2)、挡种板(7)、搅种肋板(11)、毛刷(8)、推种器(5)、电磁铁(3)、电子控制单元(9)、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固定位置设有漏种口(10),可允许单粒种子落下。
所述的种箱(2)安装于底板(1)上部,用以盛放种子。
所述的电磁铁(3)安装于底板(1)上部一侧,用以带动推种器(5)做往复运动。同理,电磁铁(3)可以为2左右个,安装于底板(1)左右两侧,并分别与推种器(5)两端相连,当左右两个电磁铁(3)先后各通电1次后,拉动推种器(5)往复运动1次。
所述的推种器(5)安装于底板(1)上侧,通过电磁铁(3)的带动做往复运动,推种器(5)上开有分种孔(6),分种孔(6)为上侧圆周设有倒角的贯穿孔,落入孔内的种子跟随推种器(5)运动至指定位置排出。
所述的种箱(2)内部安装有挡种板(7),挡种板(7)可近似看做倒“L”型结构,挡种板(7)可遮挡漏种口(10)正上方种箱(2)内的种子,保证分种孔(6)上方种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
所述的搅种肋板(11)安装于推种器(5)上部右侧,跟随推种器(5)做往复运动,用以活动处于推种器(5)上方的种子,变动种子位置,便于种子落入分种孔(6)内。
所述的毛刷(8)安装于分种孔(6)左上侧的种箱(2)侧边,用以阻挡多余种子落入分种孔(6)内。
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9)由单片机、12V电池、继电器等组成,可在不妨碍正常工作情况下安装于种箱(2)侧边任意位置,其可根据漏播信号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路,进而控制电磁铁(3)做往复运动。
本发明使用时,电子控制单元(9)接收到漏播信号后,依靠继电器,控制电磁铁(3)铁芯与线圈吸合,用以带动推种器(5)沿底板(1)上平面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搅种肋板(11)跟随运动,用以变动种箱(2)内种子位置,种子在此过程中落入分种孔(6),种子落入分种孔(6)后跟随推种器(5)一起运动,当分种孔(6)与漏种口(10)对齐时,种子落下。结束此过程后电子控制单元(9)再依靠继电器与回位弹簧(4)使电磁铁(3)做反方向运动,使推种器(5)复位,等待下一次补种信号的发生。
本发明的有效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构简单,且为播种漏播同步补种装置,无需人力操作,大大减轻了后期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本发明补种成功率高达95%,且均能保证一坑一粒,实现了精密补种,节约了种子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往复式电动补种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往复式电动补种器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往复式电动补种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往复式电动补种器的推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往复式电动补种器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往复式电动补种器的底板的俯视图;
图中各标号为:1-底板、2-种箱、3-电磁铁、4-回位弹簧、5-推种器、6-分种孔、7-挡板、8-毛刷、9-电子控制单元、10-漏种口、11-搅种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66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挤压机的在线探伤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均匀性材料中超声双探头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