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ɑ-AgVO3 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6682.9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岩;时伟;杨全正;张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7/18 | 分类号: | B01J27/18;C02F1/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郝晓红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gv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ɑ‑AgVO3/氧化石墨烯/ Ag3PO4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无机纳米材料领域。所述复合材料由ɑ‑AgVO3、氧化石墨烯和Ag3PO4复合而成,所述ɑ‑AgVO3与氧化石墨烯相互作用形成纳米线结构,该纳米线上复合有Ag3PO4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为首先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中间产物ɑ‑AgVO3/氧化石墨烯超长复合纳米线材料,而后通过复合获得了ɑ‑AgVO3/氧化石墨烯/ Ag3PO4复合材料。该方法在反应过程中无需添加表面活性剂及模板剂,而是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利用氧化石墨烯的片层结构有效抑制亚稳态的ɑ‑AgVO3在高温高压的水热环境中转变为β‑AgVO3,起到稳定ɑ‑AgVO3结构的作用。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作用下,3小时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ɑ-AgVO3/氧化石墨烯/Ag3PO4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钒酸银具有良好的光学、电化学及催化特性,在光学器件、锂离子电池、电化学传感器及催化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根据材料中Ag、V、O比例不同,可以得到多种具有不同的组成、结构的钒酸银材料,例如,存在AgVO3、Ag4V2O7、Ag3VO4、Ag2V4O11、Ag1.2V3O8等。其中对于Ag3VO4、Ag2V4O11等材料作为光催化材料报道较为广泛,但对于ɑ-AgVO3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报道还十分有限,且性能并不理想。
ɑ-AgVO3是一种亚稳态的钒酸银材料,虽然在元素组成上与β-AgVO3相同,但在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制备过程中ɑ-AgVO3极易转化为β-AgVO3。由于ɑ-AgVO3亚稳的性质,关于ɑ-AgVO3的制备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大部分都是在常压环境中且温度控制在100℃以下的条件下通过沉淀法来制备ɑ-AgVO3;通过水热法制备ɑ-AgVO3时,反应时间需控制在较短时间内,反应时间稍长就会由ɑ相转化为β相生成β-AgVO3,并且采用水热法制备的ɑ-AgVO3多为微米尺寸,纳米尺寸较难获得。由于ɑ-AgVO3亚稳的特性,使得该材料不能在较高的反应温度、压力以及较长的反应时间下获得,因此现有方法制备的ɑ-AgVO3材料结晶度不高。由于ɑ-AgVO3结构上的特殊性,目前关于ɑ-AgVO3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对于ɑ-AgVO3纳米材料作为光催化材料方面的研究也鲜有报道。
另外,Ag3PO4是一种新的高效率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光催化氧化能力和光催化分解有机染料的能力,然而Ag3PO4不稳定,容易发生光腐蚀现象。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学院,未经石家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66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β-AgVO<sub>3</sub>纳米线硫化氢气敏材料及其用于制作气敏传感器的方法
- 方块状偏钒酸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二硫化钼-偏钒酸银复合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一种AgVO<sub>3</sub>/Ag<sub>3</sub>PO<sub>4</sub>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Ag/α-AgVO<sub>3</sub>超长纳米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复合SERS基底在检测孔雀石绿中的用途
- 一种g-C3N4量子点敏化AgVO3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 一种石墨烯包裹Ag/AgVO<sub>3</sub>纳米带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一种InVO4-AgVO3异质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ɑ-AgVO<base:Sub>3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