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茯苓霉豆辣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08622.0 申请日: 2017-09-09
公开(公告)号: CN109480192A 公开(公告)日: 2019-03-19
发明(设计)人: 陆晓钟 申请(专利权)人: 陆晓钟
主分类号: A23L11/00 分类号: A23L11/00;A23L17/40;A23L19/00;A23L33/10;A23L33/10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26400 陕西省商洛市***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茯苓 辣酱 保健中草药 青椒 制备 添加剂 甜面酱 保健功效 传统工艺 传统品种 健脾和胃 防腐剂 茶多酚 单一性 水苏糖 重量份 薏苡仁 黄酒 虾米 保质期 枸杞 大蒜 黄豆 生姜 食盐 食用 新鲜 保留 安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茯苓霉豆辣酱,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备而成:黄豆20‑40、茯苓0.1‑0.2、枸杞0.1‑0.2、薏苡仁0.4‑0.5、青椒40‑60、新鲜米虾8‑12、食盐4‑6、生姜0.4‑0.6、大蒜0.1‑0.12、甜面酱4‑5、水苏糖0.3‑0.6、黄酒0.4‑0.6、茶多酚0.01‑0.02、保健中草药添加剂0.04‑0.06。本发明的霉豆辣酱,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添加了茯苓、青椒、虾米等辅料,同时添加了保健中草药添加剂,因此改变了传统品种的单一性缺点,同时营养更丰富,增加了健脾和胃的保健功效,且没有任何防腐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保质期长、食用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霉豆辣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霉豆辣酱是皖南地区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发酵性豆制品食用酱,据说在民间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它是以大豆(黄豆)为主要生产原料,在各种微生物相互作用下,产生复杂生化反应,而酿造出来的一种发酵食品。霉豆辣酱的种类繁多,口味各异,大多数霉豆辣酱营养比较单一,味道比较重,吃多了会伤胃,基本上没有保健功效,开发一种既香辣又有健脾和胃、助消化的保健霉豆辣酱成为美食工作者的新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茯苓霉豆辣酱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霉豆辣酱,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添加了茯苓、青椒、虾米等辅料,同时添加了保健中草药添加剂,因此改变了传统品种的单一性缺点,同时营养更丰富,增加了健脾和胃保健功效,且没有任何防腐剂,因此食用更安全,香辣可口、风味独特,且保质期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茯苓霉豆辣酱,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备而成:黄豆20-40、茯苓0.1-0.2、枸杞0.1-0.2、薏苡仁0.4-0.5、青椒40-60、新鲜米虾8-12、食盐4-6、生姜0.4-0.6、大蒜0.1-0.12、甜面酱4-5、水苏糖0.3-0.6、黄酒0.4-0.6、茶多酚0.01-0.02、保健中草药添加剂0.04-0.06,

所述的保健中草药添加剂有下列方法制备而得:a、按重量份称取党参4-6、山楂5-8、麦芽4-6、海螵蛸3-4、砂仁2-3、丁香1-2、香菇8-10、黑木耳6-8、玉竹6-8、煅牡蛎2-3、荷叶3-4、甘草2-3、老鹰茶4-6、蒲公英4-6、马齿苋6-8、薄荷3-5、昆布3-5、葡萄籽3-4;b、将称取的上述原料加水煎煮2-3次,得到煎煮液,将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减压浓缩成浸膏状,即可。

所述的茯苓霉豆辣酱,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备而成:黄豆30、茯苓1.5、青椒50、新鲜米虾10、食盐5、生姜0.5、大蒜0.1、甜面酱4.5、水苏糖0.5、茶多酚0.015、黄酒0.5、保健中草药添加剂0.05。

所述的茯苓霉豆辣酱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筛选除杂后的黄豆、茯苓一起投入浸泡桶内浸泡,浸泡至黄豆无硬心为宜,将黄豆和茯苓一起捞出冲洗干净,然后放入高压锅内,摊平,用0.15-0.2mpa的蒸汽压力蒸煮进行高压蒸煮20-30分钟,出锅冷却,蒸煮好的茯苓取出切碎,再和蒸熟的黄豆一起混合搅拌均匀;

(2)然后接入毛霉菌悬浮液,再平摊成2-3cm厚度的平层,室温保持在28℃左右,让其长毛发酵;约经过2天时间的培养,霉毛豆就会产生特有的香气;

(3)将青椒洗净、晾干、剁碎,米虾洗净、晾干,生姜洗净、剁碎,大蒜剥皮、剁碎备用;

(4)将霉毛豆、青椒、米虾、食盐、生姜、大蒜、甜面酱、水苏糖、黄酒、保健中草药添加剂等余料充分混合拌匀,装入坛中密封,腌制45-55天,即可。

食时根据需要,用勺取出,装入碗中放少许香油蒸熟即可食用。

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晓钟,未经陆晓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8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