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本低、产量高的蝴蝶规模化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8652.1 | 申请日: | 2017-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9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易传辉;和秋菊;欧绍龙;朱恩骄;杨晨;张正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蝴蝶 规模化 交配 孵化 羽化 大规模养殖 规模化生产 成虫 蝴蝶幼虫 效果理想 孵化室 养殖网 羽化室 幼虫 化蛹 省工 省时 释放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本低、产量高的蝴蝶规模化养殖方法,包括养殖网棚、交配室、卵保育和孵化室、蛹保育和羽化室的建立、交配与卵的收集、卵的孵化与初孵化幼虫的释放、蝴蝶幼虫管理、化蛹与羽化:本发明能实现蝴蝶大规模养殖,养殖单位面积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养殖出大量的蝴蝶,蝴蝶成虫个体大,色泽艳丽,寿命长,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可规模化生产养殖。本发明的方法可靠,成本低,产量高,操作简单,省工省时,养殖效果理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蝴蝶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本低、产量高的蝴蝶规模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蝴蝶属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昆虫的统称。蝴蝶中很多种类颜色艳丽,飞行体态优美,被喻为会飞的“花朵”,是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昆虫。蝴蝶是重要的资源昆虫,具有非常重要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等。近年来,随着蝴蝶观赏园和蝴蝶工艺品热在国内兴起,蝴蝶养殖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发展,蝴蝶养殖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也陆续出现了一些蝴蝶养殖专利技术,如“凤蝶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专利号ZL200710065732.9),“蛱蝶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专利号ZL200710065735.2),“斑蝶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专利号ZL200710065733.3)等,这些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蝴蝶人工养殖水平。但现有技术,不能很好的协调解决寄生性、捕食性天敌、病害与养殖成本问题,仅能实现部分种类的小规模养殖,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的需要。目前,市场上很多蝴蝶种类仍然来源于野外捕捉,对蝴蝶多样性产生了严重影响。部分技术中提到了利用纱网养殖蝴蝶,如“柑桔凤蝶在北方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申请号:200910077499.5)等,但无明确参数与构建方法,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无专门网棚养殖技术。本发明针对目前蝴蝶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了一套蝴蝶网棚养殖技术,完美地解决了蝴蝶生长发育、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病害与养殖成本间的统一问题,真正使蝴蝶规模化养殖成为现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产量高的蝴蝶规模化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成本低、产量高的蝴蝶规模化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养殖网棚、交配室、卵保育和孵化室、蛹保育和羽化室的建立:
a、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良好,壤土或微偏沙壤土,背风向阳、周边环境良好地点修建网棚,网棚内种植寄主植物;
b、选择背风向阳地点建立交配大棚,交配大棚内种植寄主植物;
c、选择背风向阳地点建立卵保育和孵化室,室内设置有温湿度控制装置和安装放置卵的装置;
d、选择背风向阳地点建立蛹保育和羽化室,室内设置温湿度控制装置和蛹贮藏室,并安装放置老熟幼虫、蛹以及能悬挂蛹附着物的装置;
B、交配与卵的收集:将种蝶放入交配室,并饲以蜂蜜水,任蝴蝶自然交配,每天下午4点至6点集中收集卵;
C、卵的孵化与初孵化幼虫的释放:将收集的卵集中放入孵化室集中孵化,孵化后的幼虫及时拿出释放到养殖棚的寄主植物上任其自然取食;
D、蝴蝶幼虫管理:及时调整寄主植物叶片上的幼虫密度,控制幼虫密度为10~20条/m2;
E、化蛹与羽化:待幼虫进入老熟后,及时人工捕捉,集中放入羽化室进行集中化蛹和羽化。
本发明能实现蝴蝶大规模养殖,养殖单位面积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养殖出大量的蝴蝶,蝴蝶成虫个体大,色泽艳丽,寿命长,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可规模化生产养殖。本发明的方法可靠,成本低,产量高,操作简单,省工省时,养殖效果理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未经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8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