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09254.1 申请日: 2017-09-10
公开(公告)号: CN107419948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1
发明(设计)人: 张延年;马向楠;刘旭峰;徐驰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建筑大学
主分类号: E04H9/12 分类号: E04H9/12;E02D29/045
代理公司: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21218 代理人: 刘凤桐
地址: 110168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两用 地下 综合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人防工程与城市地下综合体结合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战略,我国大中城市必将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于一体的城市地下综合体的需求巨大。

日本和欧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1990年提出东京宣言: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2010年国际隧道协会扩展到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并宣告: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

对标国际大都市,变粗放式、摊大饼城市发展模式为集约式、立体化模式,向地下要空间;突破城市土地、空气、水源、绿地、人均城市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环境总量约束;对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城市看海、绿化不足、房地产财政转型、老城区活力下降等招招致命的城市病进行综合整治;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培育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集群。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多以大型地下交通枢纽结合商业设施和停车场、容多种交通形式于一体的地下空间综合体类型呈现。在国际上,日本和欧美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总体看,包含有多种交通方式或多种功能的地下空间综合体许多国家时有出现,尚未见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 于一体的城市地下综合体类型。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地下空间综合体,适应国家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目的在于解决“交通拥堵、海绵城市、综合管廊”一体化的世界性城市发展难题,以及节约工程投资和打造“人在地上,物和车在地下”的绿色生态理想城市技术方案。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战两用地下综合体,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的横断面为矩形,四个角部采用弧形过渡,形成类矩形断面;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位于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的中线,将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平均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在两侧分别设置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和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优先布置在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的下方,使整个舱体形成三层,分别为底层、中间层和顶层;底层和中间层优先设置为交通层,顶层优先设置为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层;战时三层舱体对应转换为人员掩蔽单元、物资掩蔽单元和配套工程室;地下交通防火底板(17)和综合管廊防火底板(18)优先采用格构式槽形梁,与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和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共同构成横纵交错的空间格构式横断面;格构式槽形梁主要包括腹板(17-1)、翼缘板(17-2)、环形肋(17-3)、类矩形空腔(17-4)、槽形板连接螺栓(17-5),在两腹板(17-1)之间设置若干环形肋(17-3),环形肋(17-3)优先均匀分布,环形肋(17-3)小于腹板(17-1)的净高,且上部与翼缘板(17-2)整体连接;环形肋(17-3)上开设类矩形空腔(17-4),空腔为矩形,且在矩形的四角采用圆弧过渡;每两格构式槽形梁相邻腹板(17-1)采用槽形板连接螺栓(17-5)连接。在底层,位于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均为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在远离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一侧,分别设置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和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之间优先设置安全密闭隔离墙(19);在中间层,位于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均为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在远离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一侧,分别设置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优先设置安全密闭隔离墙(19);在顶层,在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采用综合管廊抗爆挡隔墙(20)将两侧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专用舱;在远离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两侧,分别优先设置海绵城市用舱(5)和水舱(10),在靠近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的一个舱优先设置为燃气舱(8),燃气舱(8)优先采用天然气防爆隔离舱(21)或采用防爆挂板保护燃气舱(8)及整个综合体;与燃气舱(8)相邻的舱优先设置为电信舱(7)或无电综合管廊舱(9),电力舱(6)优先布置远离燃气舱(8);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的两侧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和安全密闭隔离墙(19)的底部均分别设置防撞墙(22);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优先采用分段设置,深度范围在1000-3000米,优先设置可方便拆装的竖向承重抗爆挡隔墙(16);同侧的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设置多个联通通道;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1)和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之间,以及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2)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之间均设置安全密闭隔离墙(19),安全密闭隔离墙(19)上开设多个密闭门;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海绵城市用舱(5)、电力舱(6)、电信舱(7)、燃气舱(8)、无电综合管廊舱(9)和水舱(10)均分别设置多个直接通往地表的紧急疏散通道,且优先均匀分布;在紧急疏散通道附近与之同侧的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3)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4)设置联通通道;在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11)表面喷设防火涂层(12)(或涂抹保温隔热砂浆);在防火涂层(12)的外侧设置连续的防渗保护层(13);防渗保护层(13)外层为防辐射涂层(14);在防辐射涂层(14)的外侧设置连续的防震保护层(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9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