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PC焊接点弯折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9987.5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0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谷伟;乔丽军;林才灿;向斐;周小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乐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pc 焊接 点弯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手表的FPC与主板的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FPC焊接点与主板的弯折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目前已经设计出包括实体指针和智能操控部件的时尚、经典的手表,在实现智能操控的部分,如触摸FPC、蓝牙天线、NFC天线等等部分,柔性电路板需要连接到主板上,然而,由于智能手表的空间较小,各种FPC在连接的时候不可能是直线、平面连接的方式,相当部分的FPC都是连接后弯折组装配合的。
在智能手表的装配上,先将FPC通过焊接点焊接在主板上,形成带FPC的主板,在智能手表成表的装配中,将焊接好的FPC折弯至合适的位置,但是,如附图1所示,当FPC焊接在板子上之后,焊接点的位置被焊锡覆盖,硬度非常大,此时组装成成品时,FPC一定会有弯折的操作,而焊接点处就是最容易断的地方(如附图1焊接点1的铜皮形状),弯折FPC时,弯折点容易在焊接点出线的位置上产生较大的弯折,因为出线很细,硬度很小,而焊接点硬度很大,这样就导致了这里的强弯折很容易切断走线。目前触摸接触不良的原因除了触摸部件的因素之外,大部分在于焊接点处出线由于弯折出线断裂。
目前市场上购买到的所有FPC焊接点的形状均为附图1所示。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FPC焊接点弯折的结构,针对性的解决弯折带来的出线断裂情况,通过该结构,走线在大范围弯折时,无需考虑断裂的问题,稳定耐用。
一种FPC焊接点弯折结构,所述FPC包括引出排线3,在所述引出排线3的远离所述FPC的外端设置有焊接点1,所述焊接点1与所述FPC通过所述引出排线3连接;所述焊接点1厚度与所述引出排线的厚度相等或者基本相等,所述焊接点1的宽度为所述引出排线总宽度的2-5倍,所述焊接点的长度为1-5mm;在所述焊接点的出线处设置有弯折加大区2,所述焊接点1通过所述弯折加大区2与所述引出排线3连接;所述弯折加大区2的宽度为所述焊接点1宽度的1.5-4倍,所述弯折加大区的厚度与所述引出排线3的厚度相等或者基本相等,所述弯折加大区的长度为所述焊接点长度的0.8-3倍。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点的左右外侧分别设置有焊接凸点。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焊接点1的宽度为所述引出排线总宽度的3倍。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点的长度为3-5mm。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加大区的宽度为所述焊接点1宽度的3倍。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加大区的长度为所述焊接点长度的1或者1.5倍。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加大区与所述引出排线连接处为梯形,与所述排线连接的为所述梯形的短底边,所述短底边的长度与所述引出排线的宽度相等或者基本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加大区还包括矩形,所述矩形的一边与所述梯形的长底边接触,所述矩形与所述梯形的长底边接触的一边的长度等于所述梯形的长底边的长度,所述矩形的改边与所述梯形的长底边不错位的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的与所述提醒接触的一边的对边与所述焊接点接触,且所述焊接点与所述矩形接触的一边的在宽度方向上与上述的对边全接触。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成表的组装过程中,不会因为弯折的问题带来后续出线、排线的断裂问题,大大减少了由于弯折带来的天线接触不良、触摸接触不良等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现有技术的FPC焊接点弯折结构。
图2是本发明的FPC焊接点弯折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乐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乐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9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