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RFID标签的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0216.8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8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沈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36 | 分类号: | H01B7/36;H01B13/00;H01B1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rfid 标签 电缆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具有RFID标签的电缆,它包含有护套(1),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第一保护带(2)、位于第一保护带上表面的多个粘结块(5)、粘结在粘结块上的RFID卡(3)、位于RFID卡上方且将RFID卡覆盖住的第二保护带(4),所述第一保护带及第二保护带都位于护套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RFID标签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保护带的左边缘与第一保护带的左边缘粘结在一起,第二保护带的右边缘与第一保护带的右边缘粘结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RFID标签的电缆,具有第二保护带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材料是聚酯带或阻水带或无纺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RFID标签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形状为圆柱体形或者是表面缺少部分的为圆柱体形或者是圆柱体形的上下方截去部分形成上、下表面是平面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RFID标签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材料是聚酯带或阻水带或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RFID标签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是片状的RFID标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RFID标签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具有多个,且是沿第一保护带分布的,相邻的RFID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相邻的RFID卡之间的间隙长度为0.5~9.0米。
8.具有RFID标签的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取成圈的第一保护带通过第一放带架水平放出,并使穿过护套挤塑机头并以第一速度不断牵引;所述第一保护带的材料是聚酯带或无纺布;
第二步:取粘胶间隙地喷涂在第一步中放出的第一保护带的上表面形成粘结块,所述粘结块之间的距离是0.5~9.0米;所述粘喷涂在第一保护带上且是在第一保护带进入护套挤塑机头前进行喷涂的;
第三步:取RFID标签粘贴在形成的粘结块上,并用热风枪加热使粘胶与RFID卡或者RFID标签粘为一体;所述RFID卡或者RFID标签是在第一保护带进入护套挤塑机头前进行粘贴的;
第四步:取成圈的第二保护带通过第二放带架水平放出,并使穿过护套挤塑机头并以第二速度不断牵引,使第二保护带位于RFID卡或者RFID标签标签上方,并且采用粘胶将第二保护带的左边缘与第一保护带的左边缘粘结在一起、第二保护带的右边缘与第一保护带的右边缘粘结在一起形成缆芯;第二保护带与第一保护带粘结是在第二保护带及第一保护带进入护套挤塑机头前进行的;第二放带架比第一放带架更靠近护套挤塑机头,所述第一速度与第二速度是相等的;
第五步:取低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放置在护套挤塑机中进行融化,并通过护套挤塑机头将低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挤塑在第四步形成的缆芯外,形成具有RFID标签的电缆。
9.具有RFID标签的电缆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地表被划分成多个小块,通过对每个小块进行标识达到线缆盘具定位;施工时借助现有技术中的管道及电缆在地下敷设的机器及方法,采用敷设机器,穿入地表,沿所需的方向前进,并牵引直接牵引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中的具有RFID标签的电缆,使其被敷设在小块区域下方;或者采用敷设机器,穿入地表,沿所需的方向前进,并牵引直接牵引管道,然后将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中的具有RFID标签的电缆置入管道中,使其被敷设在小块区域下方;然后,通过原来具有的电缆或RFID卡的标识以及在地表上方侦测RFID信号的强弱,重新划定每块小的区域,使RFID卡位于每块小的区域中央;使地表所需标识的区域得到了良好的划分,然后采用RFID系统定位、查找对应的线缆盘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02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