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表面的屏蔽紫外和阻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1948.9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俞秋燕;王家俊;吴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048 | 分类号: | C08J7/048;C08J7/054;C08J7/04;C08J7/06;C09D129/04;C08L67/04;C08L67/02;C08L23/12;C08L2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表面 屏蔽 紫外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表面的屏蔽紫外和阻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在薄膜的两个表面覆有至少一层由聚乙烯醇层和单宁酸层形成的组合涂层,组合涂层中聚乙烯醇层和单宁酸层分别作为内层和外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聚乙烯醇和单宁酸溶液。将薄膜在足量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充分浸泡,去离子水中清洗,烘干;然后在足量的单宁酸溶液中浸泡,去离子水中清洗,烘干。重复若干次,得到所述的表面覆有屏蔽紫外和阻氧涂层的薄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处理后薄膜具有良好的屏蔽紫外和阻氧性能,且保持了薄膜本身的透明性,在包装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薄膜表面的屏蔽紫外和阻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外线通常指的是阳光中波长10-400纳米的光线。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材料的性能,特别是人身健康,会受到损害。此外,食品或药品在流通过程中,氧气是导致其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降低上述危害,人们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在基体表面构建具有屏蔽紫外线或阻氧涂层。但是,同时兼顾屏蔽紫外线和阻氧的功能涂层比较少见。而且,现有技术方法往往需要复杂的化学处理工艺。因此,采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构筑同时具备屏蔽紫外线和阻氧的功能涂层是有价值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薄膜表面的屏蔽紫外和阻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一种薄膜表面的屏蔽紫外和阻氧涂层:
在膜的两个表面覆有至少一层由聚乙烯醇层和单宁酸层形成的组合涂层,组合涂层中聚乙烯醇层和单宁酸层分别作为内层和外层。
所述的膜为聚乳酸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丙烯膜或聚乙烯膜。
二、一种薄膜表面的屏蔽紫外和阻氧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聚乙烯醇和单宁酸溶液;
2)将膜在足量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充分浸泡1~5min,去离子水中清洗2次,烘干;然后在足量的单宁酸溶液中浸泡1~5min,去离子水中清洗2次,烘干;
3)重复步骤2)若干次,得到所述的表面覆有屏蔽紫外和阻氧涂层的膜。
所述的聚乙烯醇溶液采用以下方式制备:将干燥后的聚乙烯醇原料加入沸腾的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均匀透明,冷却至常温,得到浓度为0.5-2.0wt%的聚乙烯醇溶液。
所述的单宁酸溶液采用以下方式制备:常温下,伴随搅拌,将干燥后的单宁酸粉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浓度为0.5-2.0wt%的单宁酸溶液。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选用聚乙烯醇和单宁酸,基于氢键作用力驱动的层层组装法,在聚乳酸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丙烯薄膜或聚乙烯薄膜等表面构筑多层涂层,使基体薄膜同时具备屏蔽紫外、阻氧功能,还有防水雾的功能,且保持基体薄膜自身的透明性。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化学处理工艺和设备;处理后的薄膜在包装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与对比例如下:
实施例与对比例中聚乳酸薄膜、聚乙烯醇(1750±50,≥99.0%)和单宁酸(分析纯)均为市购材料。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19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