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翻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2563.4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7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霞;谢磊;李广林;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霞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翻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翻炒装置。
背景技术
茶,汉语词汇,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由于茶具有很多的保健作用,因此茶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饮品。然而刚采摘下来的茶叶是不能直接用来泡饮的,在茶叶制作的几道工序中,翻炒的步骤是极其关键的,茶叶翻炒工序很大一部分决定了茶叶的质量,而目前茶叶的翻炒一般都是人工翻炒的,这种翻炒方式不仅很容易使得茶叶翻炒不均匀,而且因为不好控制火候而很容易将茶叶炒糊,并且翻炒的不是很均匀。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自动翻炒、翻炒均匀且不易炒糊的茶叶翻炒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需人工翻炒,翻炒不均匀且因为不好控制火候而容易炒糊的缺点。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需人工翻炒,翻炒不均匀且因为不好控制火候而容易炒糊的缺点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翻炒、翻炒均匀且不易炒糊的茶叶翻炒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茶叶翻炒装置,包括有安装板、翻炒机构和驱动机构,安装板顶部连接有翻炒机构,安装板顶部连接有驱动机构,翻炒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翻炒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架、第一滑块、第一连接杆、导热板、第一齿轮、导热滚筒、环型滑轨和第二支架,安装板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架,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顶部均连接有第一滑块,左右两侧的第一滑块上均滑动式连接有环型滑轨,左右两侧的环型滑轨内连接有导热滚筒,导热滚筒外侧中部连接有第一齿轮,左右两侧的第一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一连接杆内侧均对称连接有导热板,导热板均与导热滚筒配合。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一皮带轮、平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一转杆、第一支撑杆、第一轴承座和第二齿轮,安装板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安装板顶部中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顶部连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左侧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转杆右侧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支撑杆、安装块、第二轴承座、翻炒转杆、固定杆、第三齿轮和环形齿轮,安装板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顶部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内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轴承座,左右两侧的第二轴承座内连接有翻炒转杆,翻炒转杆位于导热滚筒内,翻炒转杆左侧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位于安装块与导热滚筒之间,固定杆右壁下侧连接有第三齿轮,导热滚筒左侧连接有环形齿轮,环形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三支架、进料斗和进料管,安装块顶部连接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左侧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底部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右侧位于导热滚筒内。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二滑块、移动框、挡板、缺齿条和第一齿条,安装板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位于左侧的第一支架右侧,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顶部连接有移动框,移动框内连接有挡板,移动框内上下两侧均连接有第一齿条,导热滚筒外侧连接有缺齿条,缺齿条与第一齿条啮合,挡板与导热滚筒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三支撑杆、放置板和收集框,安装板顶部右侧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三支撑杆,左右两侧的第三支撑杆顶部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顶部放置有收集框。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来对生茶叶进行翻炒时,使用人员将生茶叶倒入到翻炒机构内,之后启动驱动机构来使得翻炒机构对其内的生茶叶进行翻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霞,未经陈玉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25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机
- 下一篇:一种珠形绿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