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高温蠕变和时效脆化的Super304H钢焊丝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12790.7 申请日: 2017-09-11
公开(公告)号: CN107398656B 公开(公告)日: 2019-09-17
发明(设计)人: 王学;李友;陈玉成;陈东旭;孙建华;李力全;郭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3K35/30 分类号: B23K35/30;B23K35/04
代理公司: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李明娅
地址: 43007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焊丝 抗高温 脆化 蠕变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质量百分比 双相组织 体积分数 杂质元素 焊缝 奥氏体 铁素体 可用 焊接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高温蠕变和时效脆化的Super304H钢焊丝,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04‑0.1%,Mn:0.4‑1.2%,Ni:7.5‑12.5%,Si:≤0.4%,Cr:17.0‑19.0%;Mo:≤0.4%,Cu:2.5‑3.5%,Nb:0.3‑0.6%,N:0.05‑0.12%,S≤0.01%,P:≤0.02%,余量为Fe,以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焊丝可用于超超临界火电机组Super304H钢的焊接,其焊缝为奥氏体+少量铁素体(体积分数3‑12%)的双相组织,具有较好的抗热裂纹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热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Super304H钢焊接材料。

背景技术

Super304H是在TP304H的基础上,通过降低Mn含量上限,添加Cu、Nb和一定量的N研发的一种18-8系列的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其在ASME SA 213-2010中的UNS号为S30432,GB5310-2008中定名为10Cr18Ni9NbCu3BN。该钢具有优异的抗高温蠕变性能,在625℃以上的许用应力比TP347H高30-50%。该钢的时效脆化倾向小,在550~750℃长期时效后的室温冲击功保持在100J以上。因为其优异的高温高压服役性能,Super304H钢被广泛应用于超超临界锅炉的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在超超临界锅炉中存在大量的Super304H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焊接接头,一般采取GTAW方法焊接,需要添加填充材料,因此对配套焊接材料(焊丝)的需求量很大。目前可供选择的焊丝有2种,一种是与Super304H钢成分较接近的奥氏体钢同质焊丝,代表性牌号有国外日铁住金溶接株式会社的YT-304H焊丝和伯乐焊接集团(原蒂森焊接)的Thermanit 304H Cu焊丝,它们的成分基本一致。申请号为201110044039.X的中国专利“一种不锈钢焊丝”和申请号为200810227692.8的专利“Super304H不锈钢焊接用钨极氩弧焊丝”记载的国产Super304H焊丝与这2种国外焊丝的成分相近或包括了其成分范围。李新梅等人研究发现YT-304H焊丝的焊缝在650℃×500h时效后的室温冲击功降幅超过80%,本专利发明人研究发现YT-304H焊缝在650℃×5000h时效后的室温冲击功韧性仅为24J/cm2,且用YT-304H焊丝填充的Super304H接头的蠕变断裂强度偏低。目前焊接Super304H钢的另一焊材选择方案是采用高等级的镍基焊丝,如伯乐焊接集团的Thermanit617(ERNiCrMo-1)焊丝,该焊丝的工艺性能不佳,容易出现未焊透和未熔合等缺陷,返修率高,且成本高、价格昂贵。因此,目前需要一种焊接工艺性好、高温服役性能佳且成本低的Super304H钢同质焊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高温蠕变和时效脆化的Super304H钢焊丝,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04-0.1%,Mn:0.4-1.2%,Ni:7.5-12.5%,Si:≤0.4%,Cr:17.0-19.0%;Mo:≤0.4%,Cu:2.5-3.5%,Nb:0.3-0.6%,N:0.05-0.12%,S≤0.01%,P:≤0.02%,余量为Fe,以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优选地,C:0.06-0.08%,Mn:0.6-1.0%,Ni:8.5-12.5%,Mo:0.05-0.2%。

优选地,Cu:2.83-2.94%。

所述的焊丝在Super304H钢焊接中的应用,使用的焊接方法为钨极氩弧焊(GTAW)。

所述的焊丝直径为1.0mm时的焊接电流为140-200A,电弧电压9-11V,送丝速度85-350mm/min,保护气流量16-20L/min,层间温度控制在100℃以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大学;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2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