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拔旋钮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2819.1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3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龙;罗峰;易洪斌;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侯峰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钮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连接组件 空腔 拔出 闭合 相对设置 向上拉拔 掉落 | ||
本发明公开了拔旋钮工具,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设置并形成空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与连接组件连接;本发明通过沿连接组件打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将待拔旋钮置于空腔内,然后闭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将其向上拉拔,拔出旋钮,拔出的旋钮会留在空腔内,避免旋钮由于意外掉落导致摔裂损坏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拔旋钮工具。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旋钮有塑料、金属、陶瓷等多种材质,其与旋塞阀进行配合,旋塞阀的阀杆材质一般为黄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黄铜会被氧化,油污杂质会在两者配合处积聚,造成旋钮和旋塞阀的配合间隙减小,当需要拆卸旋钮时,用户必须用力拉拔或用螺丝刀撬动旋钮,由于旋钮的形状无法很好受力,往往造成旋钮脱手或意外掉落导致摔裂损坏的情况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拔旋钮工具,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的空腔解决了旋钮脱手或意外掉落导致摔裂损坏的问题,并且拔出旋钮时更省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拔旋钮工具,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设置并形成空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与连接组件连接;沿连接组件打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将待拔旋钮置于空腔内,然后闭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将其向上拉拔,拔出旋钮。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半孔和第二半孔,所述第一半孔和第二半孔匹配形成用于固定待拔旋钮阀杆的圆孔。
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顶面均向外延伸形成半圆形的第一拔耳和第二拔耳,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闭合后,第一拔耳和第二拔耳闭合形成圆形的拔耳。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轴、第一圆筒以及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套设在支轴上并与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圆筒套设在支轴上并与第二壳体连接。
所述支轴为螺纹销。
进一步包括螺纹塞,所述螺纹塞设置在螺纹销下端用于对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进行限位。
所述螺纹塞的直径大于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的直径。
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一拔耳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二拔耳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时,沿连接组件打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将待拔旋钮置于空腔内,然后闭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将其向上拉拔,拔出旋钮,拔出的旋钮会留在空腔内,避免旋钮由于意外掉落导致摔裂损坏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拔旋钮工具处于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拔旋钮工具处于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拔旋钮工具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拔旋钮工具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拔旋钮工具,如图1-3所示,其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连接组件3,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对设置并形成空腔4,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与连接组件3连接;这样,沿连接组件3打开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将待拔旋钮置于空腔4内,然后闭合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并将其向上拉拔,拔出旋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2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机械简易式滚筒拆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轴套零件分解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