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据芯片手册自动生成驱动代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3453.X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6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亿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 | 分类号: | G06F9/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海市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据 芯片 手册 自动 生成 驱动 代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软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集成电路芯片的设备驱动的开发效率方面。
背景技术
嵌入式系统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现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嵌入式系统的心脏,集成电路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是系统的核心硬件单元。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硬件主要包括IC和外围电路板,软件包括IC各硬件模块的驱动、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IC设计公司在开发产品过程中,除了提供IC芯片,还需要提供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SDK主要包含驱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模块。图1是典型的嵌入式系统组成,104为硬件部分,主要包括IC和电路板;103为设备驱动,作为底层软件,它直接操作硬件寄存器,让硬件能正常工作;102为操作系统,它提供了软件运行的统一环境,为应用程序和设备驱动提供基础接口;101为应用程序,它负责界面显示,将实际效果呈现给用户,并负责与用户的交互。
设备驱动是软硬件之间的桥梁,它通过操作硬件寄存器,使硬件正常工作,并提供硬件的功能级接口给上层操作系统。设备驱动一般分为两部分,如图2所示。201为操作系统接口层,负责与操作系统对接,202为芯片支持包(Chip Support Package,CSP),实现了模块的寄存器功能级的基本操作。操作系统接口层相对固定,只随操作系统内核框架而变化,CSP则与IC的硬件模块紧密相关,驱动开发的主要工作在CSP部分。CSP的开发过程,主要是对照IC的芯片手册(SPECIFICATION,简称SPEC),来编写头文件和C文件,操作模块的寄存器,实现基本功能。CSP代码主要包括两部分:模块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模块寄存器基本操作的接口文件(C文件)。头文件主要包含各寄存器地址的定义、寄存器各字段默认值的定义,C文件包含寄存器功能级的操作接口。
通常一颗IC包含若干个硬件模块,比如时钟模块、串口模块、SPI总线模块等。每个模块都有一份SPEC,其内容包括模块的功能规格、时序图、所有寄存器的定义及使用说明等,其中寄存器相关的内容是驱动CSP层开发的主要依据。每个寄存器通常包含若干个字段,每个字段对应不同的硬件逻辑,有不同的功能。SPEC中每个寄存器通常用一个表格来描述,表格列出了寄存器中各字段的偏移、名称、默认取值、功能说明等。
传统的驱动开发是一个比较耗时的过程,开发人员要对照SPEC中的寄存器表,编写寄存器的头文件和C文件,头文件中要包含每个寄存器的名称、地址、默认值等信息,C文件中则要包含每个寄存器及内部各个字段的读写接口。这些编码工作完全是根据SPEC的信息,机械地整理,没有任何技巧性。由于纯粹是手动编写代码,因此效率较低,当IC的模块较多时,通常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很容易出现笔误,比如将寄存器的字段偏移写错,导致后续调试需要更多时间。当IC改版时,由于软件和硬件人员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出现驱动代码未适应新IC的情况,导致新IC无法快速投入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根据IC各模块的SPEC自动生成驱动CSP代码的算法,能有效解决传统开发方式的各类问题,更加高效且方便维护。首先用SPEC分析工具解析SPEC文件,提取有效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保存到一个表格数据库文件(TABLE DATABASE,简称TDB文件)中,然后用代码生成工具解析TDB文件,根据文件内容生成CSP的头文件和C文件。另外,工具还可以提取出SPEC中相关的说明信息,保存到头文件和C文件代码的指定位置,作为代码的注释,从而节省了手动编写注释的时间。
本发明要求处理的目标系统满足以下条件:(1)SPEC文件为Word2003格式(.doc文件),不能为PDF或其他格式。(2)SPEC文件要遵循一定的格式规范,主要包括:寄存器名必须是大写字母、下划线、数字或中括号,不能是其他字符;寄存器的地址必须为十六进制数,以“0x”或“0X”开头,后续4个十六进制数(字母要大写);所有表格中的单元格都不能为空,若单元格没有内容,则填写中划线“-”。(3)开发人员电脑要安装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3和Microsoft Office 2003工具,解析.doc文件依赖于这些工具提供的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亿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亿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34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理编译代码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Xen的无代理的恶意软件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