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宫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3525.0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5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冰 |
主分类号: | A45B27/00 | 分类号: | A4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李洪宝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宫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扇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宫扇。
背景技术
宫扇又称团扇、纨扇。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也有扇体为椭圆或者异性,其中扇框封闭。团扇起源于中国。扇子最早出现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
目前的宫扇,扇柄主要使用木质材料,其中有的用竹子作为扇柄,扇柄顶部需要开槽并打孔,然后将扇框插入扇柄中固定。由于宫扇的观赏性非常高,尤其是扇柄的粗细对宫扇的美观有直接影响,一般较细的扇柄有利于提高观赏性,比较美观。目前的扇体与扇柄的连接通常是将扇柄顶部开槽打孔,将扇框的固定杆插入孔中,并且将扇框固定在槽上,再用胶水将二者固定粘合在一起。
目前扇体与扇柄的连接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扇柄不够牢固,由于扇柄顶部开了槽打了孔,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扇体的摇动,扇柄的开槽处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二是不能使用天然竹杆做扇柄,天然竹杆因为其纤维结构的原因,如果开槽,在使用的过程中比原木的扇柄更加容易开裂,但是天然竹杆往往有利于提高美感。三是不能使用较细的扇柄,较细扇柄经过开槽和开孔后,很难承受扇体的晃动而带来的力矩,更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此外,扇柄也需要改进,普通的扇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而更改扇柄的长度,适用性不够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宫扇,以改善扇柄的结构,提高扇柄的强度,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提高适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宫扇,包括扇面、扇框、扇柄和连接柱;所述扇面固定于所述扇框的内侧进而形成扇体,所述扇体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扇柄连接,并且连接柱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与所述扇柄连接;所述扇框的外侧设有固定杆,所述连接柱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杆的通孔,并且连接柱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扇框的凹槽;所述扇柄包括空心管,所述空心管设有多个并且多个空心管依次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心管设有两个,其中一个空心管插入另外一个空心管内形成滑动连接,进而形成伸缩结构。采用空心管的结构,有利于保持空心管的完整性,特别是对于竹杆或者较细的空心管,将一个空心管做成中空的结构,而另外一个空心管插入其中,两个空心管的完整性高,结构稳定,不容易损坏。
优选地,所述空心管的材料均为木质材料,并且位于外层的所述空心管的外侧壁雕刻有图案。在外层的空心管上雕刻图案,图案可以是人、物、景或者古诗词等,大大提高了扇柄的档次,观赏性极高,同时也不影响扇柄的牢固性。
优选地,所述连接柱通过螺纹与所述扇柄连接,并且连接柱上设有外螺纹,外层的所述空心管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通过螺纹,将连接柱和扇柄分开,形成可拆分的结构,从而可以更换扇柄或者扇体,根据使用者的喜好随时更换不同的扇柄或者扇体;此外,扇柄或者扇体损坏后,也可通过更换来继续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连接柱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树脂材料或者玉石材料。采用金属、树脂或者玉石作为连接柱的材料,其本身的强度很大,足以承受扇体晃动而带来的力矩。
优选地,所述扇体通过胶水与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将扇体和连接柱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使扇体不容易从连接柱上脱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扇柄的下端设有装饰品。有利于提高扇柄的观赏性。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内径与所述固定杆的外径相适配。使固定杆更牢固地固定在通孔内,不容易晃动。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扇框的厚度相适配。凹槽的深度适中,刚好将扇框安装在凹槽里,使扇框与连接柱的连接更加稳固。
优选地,所述扇面上设有图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冰,未经程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3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风雨伞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童用机械储钱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