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挂飞训练弹的电子组件及模拟投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4105.4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杰;张鹏;欧阳晓峰;李晌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宋晨炜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训练 电子 组件 模拟 投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载炸弹挂飞训练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挂飞训练弹的电子组件及模拟投弹方法。
背景技术
为加速战斗力的提升,解决机载武器系统日常维护和使用训练中的矛盾,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利用现代仿真技术开发相应的模拟训练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仿真度来满足武器系统的训练需求,实现提高部队武器系统训练效率、增强部队武器系统的综合使用和保障能力的目的。
某型机载制导炸弹系列化发展较快,在50kg、100kg、250kg和500Kg等型号的基础上根据外贸国家不同的技术要求衍生出多种型号。为了满足不同型号制导炸弹的挂飞训练需求,需研制一种通用型挂飞训练弹。
挂飞训练弹电子组件是训练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唯一的电子部件,与外部结构件一起构成全弹,对训练弹正常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该型制导炸弹的通用型挂飞训练弹电子组件技术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挂飞训练弹的电子组件及模拟投弹方法,通过自动接通和断开联锁实现模拟上弹和投弹的目的,在一次挂飞中能够实现多次模拟投放,从而有效提高训练效率和训练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挂飞训练弹的电子组件,与飞机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包括执行机构和供电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通讯控制板和数据记录板;
所述通讯控制板上设置有总线通讯模块、断联锁模块和双口RAM,总线通讯模块包括电连接的通讯协议芯片和DSP1,断联锁模块包括继电器和用于控制继电器的单片机,通讯协议芯片与飞机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单片机、双口RAM与DSP1电连接;
所述数据记录板上设置有总线数据记录模块、RTC时钟和数据下载模块,总线数据记录模块包括DSP2和存储器,数据下载模块、存储器和DSP2两两之间均电连接,RTC时钟与DSP2电连接;
所述供电机构包括二次电源板,在二次电源板上设置有DC/DC模块和储能模块,DC/DC模块与飞机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在飞机供电时为电子组件提供所需电源;储能模块与DC/DC模块电连接,在飞机供电时储能模块充电,飞机断电时储能模块为电子组件提供所需电源。
所述通讯协议芯片为1553A/B协议芯片HI-6121PQI。
所述DSP1和所述DSP2均为TMS320F2812。
所述存储器为CF卡,所述数据下载模块为USB-IDE转换器。
所述储能模块为超级电容。
所述DC/DC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之间电连接有反向截至二极管。
所述通讯协议芯片和所述DC/DC模块均通过电气接口与飞机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一种挂飞训练弹的电子组件的模拟投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电子组件挂装飞机后,执行机构由飞机的控制系统供电,DC/DC模块与飞机的控制系统、储能模块电连接,飞机的控制系统通过DC/DC模块给储能模块充电;
步骤二、执行机构上电后,通讯协议芯片和DSP1初始化,并进行自检,然后将自检结果返回给飞机的控制系统;
步骤三、飞机的控制系统通过通讯协议芯片与通讯控制板进行总线通讯,对电子组件进行指令下发和信息获取;
步骤四、通讯控制板把从飞机的控制系统接收到的数据和向飞机的控制系统发送的数据进行打包并存入到双口RAM中;
步骤五、当通讯控制板更新双口RAM中的数据后产生中断信号,告知数据记录板双口RAM中的数据已经更新,数据记录板接收到中断信号后,把双口RAM中的数据读取到自身内存中,并加上RTC提供的绝对时标后存入到CF卡中;
步骤六、通讯控制模块等待数据记录板完成数据记录后,给断联锁模块一个高电平使能信号,并返回“投放准备好”给飞机的控制系统,飞机给执行机构断电;
步骤七、执行机构在二次电源板的储能模块供电下继续工作;
步骤八、断联锁模块的单片机在检测到这个高电平使能信号后,控制继电器断开,模拟产生机弹分离信号,实现投放功能;
步骤九、按时序要求延时若干秒,单片机控制继电器重新接通联锁,为下一次的投放做准备;
步骤十、当电子组件断电停止工作后,利用一种数据下载装置通过读取接口操作存储器,下载存储器中记录的通讯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所述步骤九中延时时间为15s。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未经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4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