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灯用新型配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4585.4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9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钱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东光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V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经***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支架 光学透镜 配光装置 透镜主体 共轴线 底壁 透镜 一体成型设置 整体使用寿命 辅助安装部 光线利用率 沿圆周方向 部下表面 出射光线 底壁中心 复眼透镜 光线均匀 距离设置 散热性能 上端 侧壁面 定位部 内腔 配光 发光 分解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LED灯用新型配光装置,包括光学透镜、透镜支架和LED光源主体,光学透镜共轴线设置于透镜支架的内腔,透镜支架的底壁中心设置LED光源主体;光学透镜设置为包括安装部、透镜主体和复眼透镜,安装部共轴线且一体成型设置于透镜主体的顶部,安装部下表面至透镜主体的底壁的距离设置为11.80~11.86mm;透镜支架的侧壁面上端沿圆周方向开设透镜定位部,透镜支架的底壁上设置LED光源辅助安装部。本发明采用该配光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LED灯的发光角度在20‑60度范围,且可对其出射光线进行分解,使得出射光线均匀,提高光线利用率,并有效改善LED光源在透镜支架中的散热性能,以保证配光精度和LED灯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配光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用新型配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由于LED具有体积小、寿命长、电光效率高以及环保节能等诸多优点,从而使得LED灯逐渐取代了白炽灯的应用。然而,LED本身的发光角度多在115°-125°之间,光束角较大且分散,根据使用时的高度、布局的不同,通常需要改变其光束角才能达到均匀的照明效果。为减小LED的光束角,增加其有效光,目前多通过光学透镜、透镜支架和LED光源主体相配合实现对LED灯发光角度的调整,但是,现有的LED灯用配光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的光学透镜虽然可以缩小LED光源的光束角,但其尚未有专门针对LED光源的发光角度为20度-60度范围设置的光学透镜,且不能保证出射光线的良好均匀分布。
2、LED光源长期处于透镜支架和配光透镜形成的密闭腔内工作,使其散热性能较差,不仅缩短LED光源自身的使用寿命,而且影响透镜支架和光学透镜的性能和寿命,以致降低配光精度。
3、光学透镜、透镜支架和LED光源主体之间的安装定位,直接影响着LED灯的实际配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LED灯的发光角度在20-60度范围,且可对其出射光线进行分解,使得出射光线均匀,提高光线利用率,并有效改善LED光源在透镜支架中的散热性能,以保证配光精度和LED灯的整体使用寿命的LED灯用新型配光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灯用新型配光装置,其中所述LED灯用新型配光装置包括光学透镜、透镜支架和LED光源主体,所述光学透镜共轴线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架的内腔,所述透镜支架的底壁中心设置所述LED光源主体;
所述光学透镜设置为包括安装部、透镜主体和复眼透镜,所述安装部共轴线且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透镜主体的顶部,且该安装部下表面至所述透镜主体的底壁的距离设置为11.80~11.86mm,所述透镜主体设置为沿其轴线方向呈截面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碗状,且该透镜主体的底壁上开设光源腔,所述光源腔的结构设置为与所述LED光源主体的结构相配合,所述复眼透镜共轴线设置于所述透镜主体的顶壁外表面,且该复眼透镜的上表面至所述透镜主体的底壁的距离设置为13.30~13.41mm;
所述透镜支架的侧壁面上端沿圆周方向开设透镜定位部,所述透镜支架的底壁上设置LED光源辅助安装部,所述透镜支架的内腔的结构设置为与所述透镜主体的结构相配合,且该透镜支架的高度设置为14.35mm,所述透镜定位部的结构设置为与所述安装部的结构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主体的侧壁设置为全反射面,所述透镜主体的顶壁设置为透射面,所述透镜主体连接所述安装部下表面的部分的直径设置为17.40~21mm,且该透镜主体的底部直径设置为7.41~8.81mm。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腔的顶壁设置为向所述透镜主体的下表面凸起的折射面,所述光源腔的侧壁的顶部直径设置为5.59~6.42mm,且该光源腔的侧壁的底部直径设置为7.12~7.5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东光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东光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4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