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砂卵地层桩间喷射混凝土超前弥补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4665.X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宪财;高琳;张国贤;胡占东;冯旭;刘军;王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注桩 围护 钢筋托架 施工结构 喷射混凝土 基坑 砂袋 砂土 钢筋网 滑落 砂卵 地层 施工 超前 多层平台结构 混凝土结构面 有效解决 围护桩 壁贴 单层 喷射 混凝土 填补 安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砂卵地层桩间喷射混凝土超前弥补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结构用于设置在相邻的围护灌注桩与所述基坑壁之间的空隙;其中,所述弥补施工结构包括:钢筋托架,锚设于两个相邻的围护灌注桩之间,以形成单层或多层平台结构;砂袋土,与所述基坑壁贴紧地安置于所述钢筋托架上,以填补空隙;钢筋网,安装于所述围护灌注桩朝向基坑的一侧;混凝土,喷射于所述围护灌注桩、所述钢筋托架、所述砂袋土与所述钢筋网表面,以形成混凝土结构面。借此,通过在围护灌注桩之间设置钢筋托架及砂袋土,有效解决围护桩间砂土滑落,特别是在喷射混凝土过程中的冲击导致的桩间砂土滑落,实现一种施工容易、操作方便的施工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砂卵地层桩间喷射混凝土超前弥补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城市地下工程的项目越来越多,同时也涉及到位于砂卵地层的居多城市,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低碳、环保、节能的方向的发展,而建筑领域也是高耗能产业之一,绿色施工已经是一种新常态。
国内基坑开挖桩间混凝土喷射施工已经较为普遍,喷射混凝土是指将速凝混凝土用混凝土喷射机喷向岩石或结构物表面,使岩石或结构物得到加强和保护。用混凝土喷射机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施工简便易行,可以不用模板或只用单面模板,节约大量模板材料;可以使混凝土输送、浇注和捣实合为一道工序,加快衬砌的施工速度;喷射混凝土密度高,强度和抗渗性较好,可以节约混凝土;可通过输料软管在高空或狭小工作区间向任何施工薄壁结构,工作简单、机动、灵活,有较广的适应性;经济效益较好,衬砌总成本约可降低30%。是以,在一般施工中,基坑开挖完毕直接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较为常见。
值得注意的是,砂卵地层的基坑开挖后的桩间混凝土喷射却存在以下几个施工难题:
(1)开挖过程中桩间的砂土滑落较为严重,容易出现桩间土层空洞增大,喷射混凝土的材料用量增加,造成成本浪费;
(2)在喷射过程中,混凝土的喷射冲击力容易二次造成砂层土的滑落,造成混凝土投入增大,同时喷射的混凝土过厚,自重大,易产生后期脱落的安全隐患等施工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砂卵地层桩间喷射混凝土超前弥补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围护灌注桩之间设置钢筋托架及砂袋土,以有效解决围护桩间砂土滑落,特别是在喷射混凝土过程中的冲击导致的桩间砂土滑落,实现一种施工容易、操作方便的施工结构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砂卵地层桩间喷射混凝土超前弥补施工结构,用于设置在基坑壁与围护灌注桩之间,相邻的围护灌注桩与所述基坑壁之间具有空隙;其中,所述弥补施工结构包括:钢筋托架,锚设于两个相邻的围护灌注桩之间,以形成单层或多层平台结构;所述围护灌注桩于朝向所述空隙的一侧斜向开设有用于锚固所述钢筋托架的锚孔,所述两个相邻的围护灌注桩在朝向基坑一侧的切线与所述锚孔的开设方向之间在水平面上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42°至48°;所述钢筋托架具有两个插接钢筋以及至少两个承托钢筋焊接构成,所述插接钢筋的一端与所述围护灌注桩的锚孔锚固,另一端斜向朝向所述基坑延伸,令所述两个插接钢筋的另一端延伸方向交叉;所述两个承托钢筋平行地焊设于所述两个插接钢筋上;砂袋土,与所述基坑壁贴紧地安置于所述钢筋托架上,以填补空隙;钢筋网,安装于所述围护灌注桩朝向基坑的一侧;混凝土,喷射于所述围护灌注桩、所述钢筋托架、所述砂袋土与所述钢筋网表面,以形成混凝土结构面。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砂卵地层桩间喷射混凝土超前弥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围护灌注桩钻孔步骤:基坑开挖完成后,在已完成的围护灌注桩上,对相邻的两个围护灌注桩进行钻孔;在所述围护灌注桩钻孔步骤中,相邻的两个围护灌注桩上的钻孔方向与两个围护灌注桩的表面切线呈45°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46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