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苯类增塑剂液相加氢制环己烷类增塑剂用催化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16533.0 申请日: 2017-09-12
公开(公告)号: CN107497438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2
发明(设计)人: 刘仲毅;刘寿长;郑强勇;李保军;李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3/80 分类号: B01J23/80;B01J23/889;B01J23/89;B01J23/63;B01J23/83;B82Y30/00;B82Y40/00;C07C67/303;C07C69/75
代理公司: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1 代理人: 张智伟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邻苯类 增塑剂 相加 环己烷 催化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邻苯类增塑剂液相加氢制环己烷类增塑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邻苯类增塑剂液相加氢制环己烷类增塑剂用催化剂。

背景技术

2005年底欧盟通过了“禁止苯甲酸类增塑剂用于和人体密切接触制品如食品、医药包装、儿童玩具等指令”(2005/84/EC),该指令明确指出,邻苯类增塑剂是一种严重污染物,尤其对男性危害甚广,严格限定了对出口欧洲的玩具中6P(6种邻苯类增塑剂)和16P(16种邻苯类增塑剂)含量不得超过0.1%。2011年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也制定了与欧盟相同的标准。

邻苯类增塑剂液相加氢制环己烷类增塑剂,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环己烷类增塑剂不含苯环,在橡塑制品中迁移率相当低,具有优异的毒理特性,尤其适用于PVC敏感性的场合,是一类性能优异的邻苯类物质的替代品,被用于玩具、医疗器械和食品接触类制品中。

美国专利5,284,898、5,319,129、3,027,398和7,361,714公开了采用负载型Ni-Pd、Pt-Ru或Ru催化剂,在110~140℃、3.5~10.5MPa条件下将邻苯二甲酸酯类加氢转化为环己烷二甲酸酯类的方法。

德国专利2,823,165公开了在负载型Ni , Ru , Rh或Pd催化剂上,在70~250℃、3~20MPa条件下,将邻苯类增塑剂加氢转化为环己烷类增塑剂的方法。

专利WO99132427和WO00178704公开了采用大孔载体负载的第VIII过渡金属元素,以及第IB和第VIIB族元素为助剂的催化剂,将邻苯类物质加氢转化为环己烷类增塑剂的方法。

中国专利CN1380282、CN101406840A等公开了采用负载型催化剂,在固定床上将邻苯类物质加氢转化为环己烷类增塑剂的方法。

但是这些技术采用的都是负载型催化剂,用于邻苯类增塑剂加氢制环己烷类增塑剂时所需氢压较高,而且邻苯类增塑剂的转化率和环己烷类增塑剂的选择性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邻苯类增塑剂液相加氢制环己烷类增塑剂用催化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邻苯类增塑剂液相加氢制环己烷类增塑剂用催化剂,该催化剂是由活性组分和助剂二者组成的非负载型双金属纳米微晶,其中所述活性组分为Ru、Rh、Pt、Pd、Ni中的一种,助剂为Zn、La、Co、Mn、Ce中的一种,助剂与活性组分的质量比为1~10%。

较好地,活性组分为Ni,助剂为La,La与Ni的质量比为5%。

前述邻苯类增塑剂液相加氢制环己烷类增塑剂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S1、氢氧化物胶体的制备:

S1.1、按助剂与活性组分的质量比,称取活性组分前体和助剂前体,加水溶解,配制成盐溶液,活性组分前体和助剂前体在盐溶液中的总质量浓度为8~20%;其中,所述活性组分前体为活性组分的水溶性盐,所述助剂前体为助剂的水溶性盐;

S1.2、称取氢氧化物,加水溶解,配制成质量浓度5~10%的氢氧化物溶液;

S1.3、搅拌状态下,在40~80℃,将S1.2所得氢氧化物溶液加入到S1.1所得盐溶液中,反应30~60min,生成活性组分和助剂的氢氧化物胶体;

S2、氢气还原:

将S1所得氢氧化物胶体在80~150℃、氢压2.0~6.0MPa、搅拌转速800~1000 r/min条件下还原3~6h;

S3、洗涤纯化:

还原结束后,将S2所得物料温度降至80℃以下,转移到容器中,静置,待沉降分层后,弃去上清液,水洗沉降物,即得催化剂。

较好地,活性组分前体为RuCl3、RhCl3、PtCl4、PdCl2、NiSO4中的一种,助剂前体为ZnCl2、MnCl2、CoCl2、Ce(NO3)3、La(NO3)3中的一种,氢氧化物为NaOH或KOH。

进一步地,活性组分为Ni,助剂为La,La与Ni的质量比为5%;活性组分前体为NiSO4,助剂前体为La(NO3)3,氢氧化物为NaO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6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