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音速进气道堵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7566.7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8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邦楚;刘涛;赵胜海;孙子杰;张林;袁晓昱;王啸雄;邓波;江海涛;余文锋;马少杰;龙海燕;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057 | 分类号: | F02C7/057;F02K7/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高霖 |
地址: | 330024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音速 进气道堵盖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种超音速进气道堵盖装置,包括堵盖主体(1)、阻尼件(2)、支撑杆(3)、驱动电机(4)、起爆器(5)、电缆(6)。本发明的装置,具有明确的安装位置,和很好的紧固及减振作用,能方便快捷的安装及拆卸作业,开盖过程对导弹的扰动较小,且受力均匀,爆破后不会产生抛出物,有利于载机安全,结构件较少易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音速进气道堵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音速导弹冲压发动机用进气道入口堵盖装置。
背景技术
进气道入口堵盖装置是超音速导弹冲压发动机转级过程中的关键部件之一,起着衔接助推级到冲压级工作的关键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当助推器工作时,需能够承受进气道入口处的风载荷,并在加速过程产生热量积累的条件下短时间内稳定工作,避免进气道在加速过程中产生喘振,当冲压发动机工作时,进气道入口堵盖应及时打开,以便让空气流入补燃室。
目前所使用的进气道堵盖,多数为拼合式堵盖或机械式堵盖,虽然在转级过程及日常维护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存在问题如下:一是转级过程时会产生抛出物,不利于保护载机安全;二是开盖过程对导弹的扰动较大;三是堵盖装置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拆卸、易维护、长寿命、低成本的超音速进气道堵盖装置。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音速进气道堵盖装置,包括堵盖主体1、阻尼件2、支撑杆3、驱动电机4、起爆器5、电缆6;
其中,堵盖主体1周围均布固定套接有多个阻尼件2,阻尼件2挤压后与进气道内壁面7紧密配合,堵盖主体1上方具有驱动电机4和起爆器5,驱动电机4和起爆器5安装在进气道外壁面8上,堵盖主体1前后两侧中部各设置两对支撑杆3,两个驱动电机4分别位于每对支撑杆3上方,控制支撑杆3在拆卸或爆破时拉动至进气道外壁面8上方,起爆器5位于堵盖主体1上方两端,用于起爆堵盖主体1,驱动电机4外侧靠近支撑杆3一端为半圆形通孔,与支撑杆3相配合,驱动电机4及起爆器5上均连接有电缆6。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盖主体1采用易于装填含能药剂的多孔陶瓷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件2采用具有回弹性能好的橡胶材料,起到紧固及减振作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采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金属材料,不仅起到支撑作用,还起到定位作用,确保堵盖主体1固定在进气道中。
其特征在于,采用对称分布的两个起爆器5进行堵盖主体1爆破,使开盖过程对导弹的扰动较小,受力均匀。
有益效果:
本堵盖装置采用支撑杆3定位易碎式堵盖的方式,增加堵盖的强度和刚度,使堵盖安装位置的精度更加准确;增加阻尼件2,使堵盖在运输、挂飞及自由飞过程中,起到很好紧固及减振作用;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杆3在驱动电机4的控制下,能方便快捷的实现堵盖安装及拆卸作业;采用对称分布的两个起爆器5进行堵盖爆破,开盖过程对导弹的扰动较小,且受力均匀;爆破后,堵盖主体1为细小颗粒,阻尼件2为较小的橡胶块,且爆破后均为较酥松的物质,经进气道进入补燃室后,在补燃室高温高压作用下被碳化,即不会产生抛出物,有利于载机安全;堵盖装置结构件较少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堵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堵盖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堵盖拆卸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75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