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镜片和防炫光薄片通过无影胶粘合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8300.4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0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晓勇;周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镜片 防炫光 薄片 通过 胶粘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镜,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MR-8半成品镜片和防炫光薄镜片通过无影胶粘合工艺。背景技术
汽车在夜间行车时,往往会开启大灯,它能在两车相会时,让人完全处于盲点,使人看不清前面的路况,影响行车安全。这是因为人眼受到车灯强光刺激时,瞳孔由正常的4毫米左右自动收缩为I毫米或者更小,使进光量减少到原来的1/16或者更少,会车后由于瞳孔来不及回复,进光量骤减,出现类似夜盲的现象,因此看不清路面,众多交通事故由此发生。防强光防眩光对每个司机乃至普通行人事关重大。不仅夜间行驶的汽车大灯会产生强光眩目,在天气晴朗的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同样会使人眼受到刺激造成眩目;再如汽车在从隧道驶出时,由暗至亮同样容易造成眩目。一般市面上的眼镜如近视镜、远视镜均不具备防强光功能。已知防眩光镜片的做法是在单体里掺杂眩光的原料,按正常工序生产出来的镜片容易产生熊猫眼,颜色不均匀,生产成本高,使用效果不佳,消费者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针对防眩光镜片存在基色差异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镜片和防炫光薄片通过无影胶粘合工艺,使防眩光镜片基色一致且具备防炫光效果,避免强光对人眼刺激眩目而看不清楚路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树脂镜片和防炫光薄片通过无影胶粘合工艺,由585nm防眩光薄片和MR-8树脂镜片粘贴而成,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
1)制作MR-8半成品:MR-8单体采用日本三井公司生产的MR-8原料,按常规工艺配料、浇注、一次固化、开模、切边、清洗、二次固化,制成半成品;
2)制作585nm薄片:①配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在温控15℃-20℃、湿控40%-50%、车间洁净度≤10000的工作环境下,取2% 的585nm单体母液和98%的 MR-8 A单体混合形成混料;②溶解:将混料在温度15℃-20℃、时间1.5-2小时、速度600转/分的条件下充分溶解形成混料A;③搅拌:取46-52%混料A和48-54% MR-8 B单体,在真空度-0.1 Mpa、温度10℃-15℃、时间2.5-3小时、转速120-130转/分钟条件下进行混合形成585nm混料,④浇注:在高纯氮气气压1.2-1.5 Mpa的条件下,经过1-1.5 um过滤器过滤去杂质,将585nm混料浇注在模具的型腔内;经过固化成型制得585nm薄片;
所述的MR-8 A单体化学名:2,5(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CAS号是74091-64-8。
所述的MR-8 B单体由MR-8 B1单体和MR-8 B2单体组成,MR-8 B1单体和MR-8 B2单体各占MR-8 B单体的50%;所述的MR-8 B1单体化学名为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CAS号7575-23-7;所述的MR-8 B2单体化学名为2,3-双((2-巯乙基)硫基)-1丙硫醇,CAS号131538-00-6。
3)粘合:取MR-8半成品和585nm薄片用无影胶粘接,其粘接条件:洁净度0.5um ≤1000、湿度50±2%、温度20±2%;
4)紫外线固化:将粘接好的镜片在波长为200-400nm、时间2-4分钟的紫外线光照射,以增加粘附力。
本发明,普通MR-8半成品镜片加防炫光薄镜片通过无影胶粘合形成的镜片,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Cray 4000进行检测,防眩光 585nm透过率降至30%-60%,可见光透射比达到75%-95%,对585nm左右的防眩光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
图2是镜片光学透射光谱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树脂镜片和防炫光薄片通过无影胶粘合工艺,由585nm防眩光薄片和MR-8树脂镜片粘贴而成,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MR-8半成品:MR-8单体采用日本三井公司生产的MR-8原料,按常规工艺配料、浇注、一次固化、开模、切边、清洗、二次固化,制成半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83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