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矿用车辆的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8687.3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2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战凯;李阳;姜勇;郭鑫;严勃;龙智卓;李恒通;赵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陈亮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车辆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用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矿用车辆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矿产资源的开采逐步转入地下,并向深部延伸,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加,地下的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劣,同时还有不确定的冒顶等危险因素,不可避免的给从事采矿运输装备工作的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和风险,作为地下无轨采矿工艺中重要的装备—地下矿用车辆的控制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研究趋势。
在地下矿用车辆的实际应用中,由于安全因素或其他因素,车辆有时候是人工驾驶,有时候则需要进行遥控控制,更有甚者,为了提高智能化程度和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采用无人驾驶、无人操控的全自动模式,所以研究开发一种具有多种操作模式的控制技术则变得越来越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矿用车辆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方便的实现各种操作模式的切换,且能够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受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地下矿用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车辆状态监测模块、车载操作模式切换模块、车载智能控制模块和车载控制执行模块,其中:
所述车辆状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辆的各种状态信息,并将所监测到状态信息传递给所述车载智能控制模块;
所述车载智能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状态监测模块传递来的状态信息,按照所述车载操作模式切换模块指示的车辆操作方式,控制车辆按照相应的操作方式行驶;
所述车载操作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实现车辆操作方式的实时切换,所述车辆操作方式包括车载、视距遥控、远程遥控和无人操控四种模式;
所述车载控制执行模块与所述车载智能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车载智能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操作车辆进行各种动作。
所述车辆状态监测模块监测的状态信息包括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关键车体姿态信息和车身主要部件的状态信息。
所述状态信息具体包括:发动机转速、变速箱档位、车速、前后车体转向角和航向角信息。
所述车载控制执行模块所进行的各种动作包括:
用于功能控制的电-液比例阀、电动阀、CAN总线控制的发动机转速、档位、油门、刹车、灯光和喇叭。
所述装置还包括无人操作控制模块、视距遥控控制模块、车载操作控制模块和远程遥控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无人操作控制模块、视距遥控控制模块、车载操作控制模块和远程遥控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车载智能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在所述车载智能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实现相应的车辆操作模式;
所述无人操作控制模块用于通过设定的操作程序控制车辆按指定路线行驶,实现车辆的无人操作控制;
所述视距遥控控制模块用于通过集成的遥控装置实现车辆在视距范围内的遥控控制;
所述车载操作控制模块包括车辆基本功能的操作控制,用于驾驶人员在驾驶室操作车辆;
所述远程遥控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无线网络系统和车载控制系统实现对车辆的远程遥控控制。
所述装置还包括无线网络模块和车载视频模块,其中:
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和车载视频模块分别与所述远程遥控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无线网络模块用于实现车上各类数据和远程操控数据的交互,实现视频信号、声音信号的上传,同时采集网络类传感器的信息;
所述车载视频模块用于对地下矿井巷道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在地表远程遥控操作时对巷道环境进行观察,以便进行远程遥控操作。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上述装置可以方便的实现各种操作模式的切换,且能够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矿用车辆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下矿用车辆控制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下矿用车辆控制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8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