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摆式减振器的输电塔减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8980.X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8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庆水;李力;张楚;刘石;田丰;杨毅;田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24 | 分类号: | E04H12/24;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塔 摆式减振器 双节棍 减振 输电线 固有频率 谐振频率 调谐 长度确定 减振频率 质量确定 重物悬挂 悬挂物 摆长 迭代 横担 求解 平行 垂直 应用 | ||
1.一种基于双摆式减振器的输电塔减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输电塔的总质量确定双摆式减振器的双节棍的质量;
根据输电塔的在平行于输电线方向上的固有频率ω3以及输电塔的在垂直于输电线方向上的固有频率ω4确定双摆式减振器的谐振频率ω1和谐振频率ω2,并由所述谐振频率ω1和所述谐振频率ω2迭代求解得到双节棍的长度;
根据双节棍的质量和长度确定双节棍的直径;
根据双节棍的质量、长度和直径设计对应的双摆式减振器,并将所述双摆式减振器安装于输电塔横担上;
所述双摆式减振器包括外筒体和双节棍,所述双节棍设置于所述外筒体的内部;
所述外筒体通过顶部的紧固件固定于输电塔横担上;
所述双节棍包括第一节棍和第二节棍;
所述第一节棍的第一端通过第一万向铰链与所述外筒体内部的顶壁固定连接,用于使得所述第一节棍能够在平行于大地的平面上360°摆动;
所述第二节棍的第一端通过第二万向铰链与所述第一节棍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用于使得所述第二节棍能够在平行于大地的平面上360°摆动;
按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理论,可对应确定双摆式减振器的谐振频率ω1和谐振频率ω2的对应关系,具体为:
所述由所述谐振频率ω1和所述谐振频率ω2迭代求解得到双节棍的长度具体包括:
由所述谐振频率ω1和所述谐振频率ω2根据谐振频率公式迭代求解得到双节棍的长度,所述谐振频率公式具体为: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L1,L2分别为第一节棍和第二节棍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摆式减振器的输电塔减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输电塔的总质量确定双摆式减振器的双节棍的质量具体包括:
确定输电塔上悬挂的双摆式减振器的数量,并根据输电塔的总质量和双摆式减振器的数量确定每个双摆式减振器中的双节棍的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摆式减振器的输电塔减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摆式减振器还包括:橡胶圈;
所述橡胶圈包括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
所述第一橡胶圈固定设置于所述外筒体的内部,用于限位及防止所述第一节棍的第二端与所述外筒体内壁发生碰撞;
所述第二橡胶圈固定设置于所述外筒体的内部,用于限位及防止所述第二节棍的第二端与所述外筒体内壁发生碰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摆式减振器的输电塔减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双节棍的长度确定双摆式减振器内部的橡胶圈与双节棍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摆式减振器的输电塔减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圈与所述第一节棍之间的第一间隙小于所述第二橡胶圈与所述第二节棍之间的第二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摆式减振器的输电塔减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棍的质量与所述第二节棍的质量相等;
所述第一节棍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节棍的长度不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摆式减振器的输电塔减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设置有通风口,用于供外界的风吹动所述双节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摆式减振器的输电塔减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具体包括:螺栓、螺柱或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89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品位菱镁矿综合利用方法
- 下一篇:降噪型齿轮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