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解列后孤网电压和功角稳定性的解列断面优化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9581.5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2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锁;方勇杰;罗建波;薛峰;李碧君;李威;吴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刘丰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解列后孤网 电压 稳定性 断面 优化 选择 方法 | ||
1.一种提高解列后孤网电压和功角稳定性的解列断面优化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实时检测失步断面,确定边界变电站;
2)根据同调性约束,确定备选解列断面;
3)针对各个备选解列断面,计算各个备选解列断面在进行解列控制时对解列后分区电网网架结构破坏度指标;
4)根据破坏度指标最小原则,选择最优解列断面;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假设共有M个备选解列断面,将其分别定义为备选解列断面1、备选解列断面2、...、备选解列断面M,各个备选解列断面在进行解列控制时对解列后分区电网网架结构破坏度指标相应记为η1,η2,…,ηM;
对于M个备选解列断面中的任一个备选解列断面i而言,i=1,2,..,M,定义构成该备选解列断面路线路两侧的变电站为终端变电站,将该备选解列断面两侧电网分别定义为分区电网A和分区电网S,备选解列断面i在进行解列控制时对分区电网A和分区电网S的影响,分别用ηa-i和ηs-i表示,其中ηa-i为备选解列断面i在进行解列控制时对解列后A侧分区电网网架结构破坏度指标,ηs-i为备选解列断面i在进行解列控制时对解列后B侧分区电网网架结构破坏度指标;
若备选解列断面i的某侧只有1个终端变电站,解列控制对该侧分区电网结构的破坏度为0,即若分区电网A侧只有一个终端变电站,则ηa-i=0,若分区电网S侧只有一个终端变电站,则ηs-i=0;
若备选解列断面i的某侧共有N个终端变电站,N1,则共有个变电站两两组合;设变电站n和变电站m为N个终端变电站中的任意两个变电站,将解列前变电站n和变电站m之间电气距离记为Xnm-before,解列后变电站n和变电站m之间电气距离记为Xnm-after,则解列对变电站n和变电站m的影响Δηnm按式(1)计算,其值越大,表示解列操作后系统网架结构越薄弱:
取中Δηnm的最大值来表征解列控制对该侧分区电网结构的破坏度η,如式(2)所示:
η=max(Δη12,Δη13,...,Δηnm) (2)
分别对分区电网A和分区电网S,按照式(2)计算ηa-i和ηs-i;按照式(3)计算得到备选解列断面i在进行解列控制时对解列后分区电网网架结构破坏度指标η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解列后孤网电压和功角稳定性的解列断面优化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实时检测系统失步振荡中心,将由失步振荡中心所在的线路组成的割集作为失步断面,构成失步断面路线路两侧的变电站为边界变电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解列后孤网电压和功角稳定性的解列断面优化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将电网内接入发电机的变电站定义为有源变电站,若对于某电网变电站X而言,其有不经过有源变电站达到边界变电站的传输路径,则定义其为末端变电站;除边界变电站和末端变电站外的其它变电站,定义为可聚合变电站;
保留边界变电站至末端变电站的所有联络线,将失步断面两侧所有可聚合变电站及其之间的联络线,分别聚合成一个变电站,分别定义为等值变电站1和等值变电站2;
根据等值变电站1、等值变电站2、边界变电站和末端变电站的网络拓扑,计算不同断面割集,每个断面割集均为备选解列断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解列后孤网电压和功角稳定性的解列断面优化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比较η1,η2,…,ηM的大小,取其中的最小值,将所对应的备选解列断面作为最优解列断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95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