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砟轨道低路堤基底膨胀土桩基加固后隆起量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9589.1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4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志;李安洪;龚建辉;王智猛;姚裕春;周成;叶世斌;郭在旭;孙晓;向俐蓉;李高明;任华锋;曾锐;付铭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2D3/08;E02D33/00;G16C6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基加固 膨胀土 隆起 无砟轨道 路堤 基底 膨胀土地基 中性点 浸水 大气影响 地基土 加固桩 基桩 取样 实测 相等 支撑 调查 | ||
无砟轨道低路堤基底膨胀土桩基加固后隆起量的确定方法,以为无砟轨道低路堤基底膨胀土桩基加固设计提供支撑,使膨胀土桩基加固设计更有针对性,从而有效提高膨胀土地基抗隆起加固效果。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实际取样实测或调查,确定膨胀土地基的大气影响深度或浸水影响深度l,单位m;通过现场实际勘察,确定加固桩基的中性点深度l0,单位m,所述中性点为地基土的隆起量与加固基桩的上拔量相等的位置;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无砟轨道低路堤基底膨胀土桩基加固后隆起量se: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无砟轨道低路堤基底膨胀土桩基加固后隆起量的确定。
技术背景
伴随着高速铁路作为中国一张名片走出国门的到来,高速铁路勘察设计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设计流程極需加以配套完备,以便提高中国高速铁路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高速无砟轨道对变形控制要求严格,隆起或下沉变形均会造成线路不平顺性加剧,加大高速铁路后期维护工作量,甚至可能危及高速列车正常运营,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在工程建设中,膨胀土大都属于非饱和土范畴,在大气降雨或外界渗水条件下,非饱和膨胀土吸水产生隆起变形。低路堤基底膨胀土隆起变形极易导致路基面隆起,引发无砟轨道板开裂,造成重大无砟轨道病害。目前,在减弱或消除无砟轨道低路堤基底膨胀土隆起变形方面,桩基加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述桩基包括CFG桩、水泥搅拌桩、素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等。然而,桩基加固膨胀土的工作机理及加固后地基隆起变形量的确定尚不明确,也缺乏相应的计算理论作为支撑,在面对国内外咨询专家质询时难以有效响应。因此,针对上述面临的难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无砟轨道低路堤基底膨胀土桩基加固后隆起量的确定方法,为膨胀土区域桩基加固措施提供理论计算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砟轨道低路堤基底膨胀土桩基加固后隆起量的确定方法,以为无砟轨道低路堤基底膨胀土桩基加固设计提供支撑,使膨胀土桩基加固设计更有针对性,从而有效提高膨胀土地基抗隆起加固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无砟轨道低路堤基底膨胀土桩基加固后隆起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通过实际取样实测或调查,确定膨胀土地基的大气影响深度或浸水影响深度l,单位m;通过现场实际勘察,确定加固桩基的中性点深度l0,单位m,所述中性点为地基土的隆起量与加固基桩的上拔量相等的位置。
②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无砟轨道低路堤基底膨胀土桩基加固后隆起量se:
式中,se为桩基加固后低路堤基底膨胀土的隆起量,单位mm;Δsei为桩基加固后低路堤基底第i层土的隆起量,单位mm;Csi为第i层土的膨胀指数;Hi为第i层土的分层厚度,单位m;e0i为干旱季节第i层土的初始孔隙比;σy0为原位净上覆应力,单位kPa;m为桩土面积置换率;σs0为干旱季节天然非饱和膨胀土的初始膨胀力,单位kPa;σsf为外界降雨或浸水作用后天然非饱和膨胀土的剩余膨胀力,单位kPa;Δσy为低路堤填土产生的总应力变化,单位kPa。σu为桩基加固赋予膨胀土地基的锚固力,单位k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可行的无砟轨道低路堤基底膨胀土桩基加固后隆起量确定方法,解决了桩基加固膨胀土地基缺乏设计基础的难题,填补了地基处理设计规范的空白,使无砟轨道低路堤基底膨胀土桩基加固设计更有针对性和更为科学,对国内外高速无砟铁路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95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