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湖蟹的高质量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9756.2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5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干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成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湖 质量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湖蟹的高质量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太湖蟹生长于太湖水域,其背壳坚隆凹纹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蟹个大体重,蟹黄肥厚,肉质细嫩,腴美异常,非常受欢迎。但是现在的太湖蟹的养殖中,很容易爆发疾病,而且肉质口感松散,质量差,所以人们需要更加满足要求的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湖蟹的高质量养殖方法,具有可靠性能高、成活率高、效益提高等等优点,同时在水产养殖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太湖蟹的高质量养殖方法,步骤包括:
养殖地管理:选择或建造深1.6-1.8米深的养殖池,清理养殖池底的淤泥,取水质清澈、无污染的活水并灌入在养殖池中;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蟹苗管理:选择体重58-88克、无伤病、无残疾、行动活跃、规格整齐的太湖蟹苗,每亩放养680-780只;
日常管理:每天定点投喂1-2次鱼、虾、蚯蚓、藻类、水草、面粉、酵母、昆虫、生姜、红豆、红糖、螺蛳、动物内脏、蜂蜜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养殖池中搭建该出水面的中心凸台。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放养前,使用食盐水冲洗蟹苗。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养殖池四周种植茭白,茭白的种植面积小于养殖池面积的1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月对养殖池进行换水,每次换水15-20厘米。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调节养殖池的溶氧量和气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营造清洁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降低蟹苗的得病率,提高蟹苗的品质和产量,更加的绿色环保、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太湖蟹的高质量养殖方法,其步骤包括:
养殖地管理:选择或建造深1.6-1.8米深的养殖池,清理养殖池底的淤泥,取水质清澈、无污染的活水并灌入在养殖池中;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蟹苗管理:选择体重58-88克、无伤病、无残疾、行动活跃、规格整齐的太湖蟹苗,每亩放养680-780只;
日常管理:每天定点投喂1-2次鱼、虾、蚯蚓、藻类、水草、面粉、酵母、昆虫、生姜、红豆、红糖、螺蛳、动物内脏、蜂蜜的混合物。
在养殖池中搭建该出水面的中心凸台。
在放养前,使用食盐水冲洗蟹苗。
在养殖池四周种植茭白,茭白的种植面积小于养殖池面积的10%。
每月对养殖池进行换水,每次换水15-20厘米。
调节养殖池的溶氧量和气温。
本发明太湖蟹的高质量养殖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营造清洁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降低蟹苗的得病率,提高蟹苗的品质和产量,更加的绿色环保、效果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成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成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9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