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带采收后的整理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9835.3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1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朱烨;邹海生;林礼群;陈超;张拥军;洪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G67/60 | 分类号: | B65G67/60;A23N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带 采收 整理 转运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带采收后的整理转运装置,包括海带整理装置、回转折臂转运装置;海带整理装置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链条设有长销轴与短销轴;长销轴通过连接套与挂钩连接,便于挂钩携带附着海带的养成绳均匀移动。长销轴与短销轴在链条两侧交错布置;长、短销轴上安装有销钉,销钉与外链片固定,使挂钩在起吊海带养成绳时不会翻转、倒置;链条的长、短销轴均带有左侧滚轮和右侧滚轮,俩滚轮安置在链条的两侧并间隔排列;海带整理装置顶部设有可360度旋转的起吊部件,以适应布满海带的养成绳从不同方向的一侧进入整理装置;回转折臂转运装置能够将海带整理装置向上抬起并回转至海带采收船的船舱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带采收后的整理转运装置,属于海带采收整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带作为重要的海藻类经济价值,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工业价值。由于海带养殖方式与传统藻类养殖方式的不同,海带收割机械虽有多家科研单位进行过研究,但往往在经济适用性上存在缺陷,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目前海带收割机尚无成熟方案,大多处在原理样机的设计与研发阶段。其收割原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在船体上设置拔杆、拖拽装置,将海带苗绳拖至船体上,然后进行人工解绳,从而减轻了人工拖拽的强度。二是在船体上增加切绳装置,将海带苗绳两端的吊绳直接由架绳上切断然后通过拖拽装置拖至船体上。由于海带架绳及苗绳在海水中的环境不同于陆地环境,其随潮汐、风浪会出现上下较大幅度的起落,架绳上下活动量可达1.5-2m左右,也就是说苗绳在海水中的水平位置会出现较大的上下位移。采用上述两类海带收割船进行作业时,由于海带苗绳水平位置的上下移动给苗绳的抓取以及对海带苗绳两端吊绳的切割都造成了困难,作业效率没有得到显著提升,而且极易形成海带漏收的情况。另外由于整根苗绳呈柔性状态,上述两类海带收获船采用拖拽装置进行输送时不能实现整根苗绳的平稳运输,不但在拖拉的过程中极易造成海带损伤,而且收获到船体上的海带摆放杂乱,给后期的卸船操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国内海带采收机均无法实现连续采收,采收后的海带无法及时转运至运输船。有很多仅仅停留在想法上,且方案经过仔细推敲后,其方案大多不可行。无法实现机械化采收、转运的连续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传统海带平养模式,人工采收海带后,需要将长满海带的养成绳拖至运输船的甲板上,并且人工堆放,劳动强度巨大,非常辛苦。现有研发的海带采收机总体机械化程度不高,整理并转运至运输船的技术装备严重缺乏,无法彻底解决采收后整理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低,人工强度大的难题。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带采收后的整理转运装置,包括海带整理装置1、回转折臂转运装置2;悬挂海带的养成绳首尾通过连接绳连为一体;所述海带整理装置1 包括主动链轮1-19、从动链轮1-21、链条1-22,链条设有长销轴1-8与短销轴1-18;长销轴1-8通过连接套1-11与挂钩1-14连接;便于附着海带的养成绳3,在挂钩上均匀移动;长销轴与短销轴在链条1-22两侧交错布置;所述长、短销轴上安装有销钉1-9,销钉1-9与外链片1-7固定,使挂钩在起吊海带养成绳3时不会翻转、倒置;所述链条1-22的长、短销轴均带有左侧滚轮 1-6和右侧滚轮1-10,俩滚轮安置在链条的两侧并间隔排列;所述海带整理装置顶部设有可360度旋转的起吊部件,以适应布满海带的养成绳从不同方向的一侧进入整理装置;所述回转折臂转运装置2能够将所述海带整理装置 1向上抬起并回转至海带采收船的船舱内。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1-14的间距为127mm,两链轮的中心距为540mm。
进一步的,所述海带整理装置还包括内圈带滚轮槽的墙架1-5,滚轮槽为半跑道形,使链条长销轴1-8上的滚轮可以沿着内圈槽滚动;墙架上安装油缸1-2,油缸另一端与起吊旋转件1-3铰接,通过驱动油缸活塞杆伸缩,可使安装在墙架上的部件在空间调节成所需的倾角,有利于海带养成绳以较佳的方式进入挂钩,不至于脱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9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物流大数据为基础的快速货运装车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卧式料仓及其扫平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