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船舶振动能采集与智能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2029.1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8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义;张向前;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04 | 分类号: | H02N1/04;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摩擦 纳米 发电机 船舶 振动 采集 智能 监测 装置 | ||
1.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船舶振动能采集与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6)、摩擦纳米发电机(8)、集成电路以及显示屏(22);所述的摩擦纳米发电机(8)固定在底座(6)上,所述的集成电路设置在底座(6)内,所述的显示屏(22)设置在底座(6)的一侧,所述的底座(6)固定在船舶上;
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8)包括弹簧(2)、硅胶模型(1)、上层电极(3)、下层电极(5)和导线;所述硅胶模型(1)为螺旋模型;所述弹簧(2)位于硅胶模型(1)内部,弹簧(2)与硅胶模型(1)的螺旋形状一致;所述上层电极(3)位于硅胶模型(1)螺旋面的上侧表面,所述下层电极(5)位于硅胶模型(1)螺旋面的下侧表面,所述下层电极(5)的上表面设置硅胶层(4);所述上层电极(3)和下层电极(5)分别通过导线与集成电路连接;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8)具有摩擦发电和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双重功能;
所述集成电路包括电路管理模块和储能模块;所述的电路管理模块包括单片机(21)、电容A(9)、电容B(11)、电感A(10)和过零比较器(12),所述的摩擦纳米发电机(8)分别与电容A(9)、电容B(11)和整流器(13)的两个输入接口并联;所述的电容A(9)和电容B(11)的同一端分别与电感A(10)的两端连接;所述的过零比较器(1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电容B(11)的两端,过零比较器(12)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21)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的储能模块包括整流器(13)、电压比较器(15)、场效应管(14)、二极管(16)、电感B(17)、稳压器(20)、单片机(21)和电容器C(18);所述的整流器(13)的两个输入接口与电路管理模块连接,整流器(13)的两个输出接口与电压比较器(15)并联;所述的电压比较器(15)分别与二极管(16)、电容器C(18)并联;所述的场效应管(14)分别与电压比较器(15)的正输入端、输出端和二极管(16)的阴极连接;所述的电感B(17)的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14)和二极管(16)连接,电感B(17)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18)和稳压器(20)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稳压器(20)的另一端经单片机(21)后连接回储能模块,构成供电线路;
所述的单片机(21)的输出端与显示屏(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船舶振动能采集与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21)的输出端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单片机(2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电信号传输到信息接收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船舶振动能采集与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模型(1)和弹簧(2)通过浇注方式制成螺旋模型,弹簧(2)用于支撑硅胶模型(1)并保证硅胶模型(1)的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船舶振动能采集与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电极(3)和下层电极(5)通过硅胶与碳粉混合镀在硅胶模型(1)螺旋面的上下两面;所述硅胶层(4)作为绝缘摩擦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船舶振动能采集与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C(18)与接触器(19)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20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