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嵌入式的汽车无线防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3119.2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戚同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和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102 | 分类号: | B60R25/102;B60R2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处理模块 无线防盗系统 硬件编码电路 振动发射 嵌入式 车主 无线发射与接收 接收报警模块 无线发射模块 无线接收模块 硬件解码电路 语音报警模块 报警实时性 生产成本低 震动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 盗窃 报警模块 触发信号 高低电平 解码电路 无线信号 系统结构 语音报警 触发 匹配 汽车 防盗 传输 转换 网络 | ||
采用嵌入式的汽车无线防盗系统,包括振动发射端、本地接收报警模块,振动发射端由振动传感器、硬件编码电路CPLD、无线发射模块构成,本地接收和报警模块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无线信号解码电路、嵌入式处理模块、以及语音报警模块,当发生盗窃行为时,震动传感器被触发,触发信号传到硬件编码电路中产生特定的编码高低电平,通过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将其传输给硬件解码电路,将其转换为一串特定的电信号传给嵌入式处理模块,对这个电信号代表的数字进行匹配,得到出事车主的信息并进行语音报警,在发生盗窃时能够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通知车主,达到有效防盗的目的,具有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报警实时性强、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和互联网领域,特别涉及采用嵌入式的汽车无线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防盗系统,目前主要有一下几种形式:1.机械式防盗。通过机械锁进行防盗,缺点是通过物理方式强行破坏,即可盗走车辆。2.振动式蜂鸣报警防盗。其工作原理是,在确定车子锁好的情况下设置报警开关为开的状态,此后碰到任何震动蜂鸣报警器都会发出报警声音以震慑窃贼。这种方式的不足是汽车一般处于闹市区停放,往往来往车辆的经过都会触发报警器,所以被大多数人忽略,往往起不到震慑的作用,发生盗窃时则不能及时通知其主人,而导致车辆依旧丢失。3.电子密码锁防盗,特点成本高,且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采用嵌入式的汽车无线防盗系统,能够在发生盗窃时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通知车主,具有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报警实时性强、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采用嵌入式的汽车无线防盗系统,包括振动发射端、本地接收报警模块。振动发射端由振动传感器、硬件编码电路CPLD、无线发射模块构成。本地接收和报警模块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无线信号解码电路、嵌入式处理模块、以及语音报警模块。
由于本发明采用无线通讯的方式,采用嵌入式处理模块和嵌入式处理模块,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在发生盗窃时能够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通知车主,达到有效防盗的目的,具有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报警实时性强、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振动发射端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本地接收报警模块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2,采用嵌入式的汽车无线防盗系统,包括振动发射端、本地接收报警模块。振动发射端由振动传感器、硬件编码电路CPLD、无线发射模块构成。本地接收和报警模块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无线信号解码电路、嵌入式处理模块、以及语音报警模块。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当用户设定安装在汽车的上的报警开关为开状态时,震动传感器开始工作。当汽车遭遇破坏或其他盗窃行为时,汽车的震动传感器被触发,触发信号传到硬件编码电路中产生特定的编码高低电平,然后将编码后的电平作为发送无线信号的源发送给无线信号发射端,发射端根据编码电平发射编码后的无线信号。
本地处理端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在接受到振动发射端发射的编码无线信号后,将其传输给硬件解码电路,硬件解码电路将其转换为一串特定的电信号传给嵌入式处理模块,对这个电信号代表的数字进行匹配,然后得到出事车主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内容进行特定的语音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和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和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31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