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整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3448.7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0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市盛祥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整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钮扣广泛应用于各类服装、服饰、鞋帽、箱包等,钮扣不仅仅只是衣物上的扣合工具,还能起到点缀装饰性作用,所以是服装上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纽扣的表面质量影响到装饰性的高低。
现有金属纽扣采用模具加工,为消除模具加工中在纽扣表面留下的痕迹,为保证纽扣外观的精美度,获得光滑的表面,光整加工(即抛光技术)成为纽扣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艺。但是对于具有曲面结构的纽扣其加工难度比较高,现有的抛光工具难以很好地接触到其表面进行加工,容易产生死角无法处理到,即使用手工操作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现有的纽扣光整加工精度低,无法达到质量要求,并且光整加工效率低,这是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光整加工工艺,用于解决光整加工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光整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构建无死角磁场:将至少一对磁体安装在转动盘上构成转动磁盘,磁体包括N级磁体和S级磁体,转动盘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孔,N级磁体和S级磁体以转动盘的轴孔为对称中心进行排布;将电机一朝上地安装在滑动板上,使滑动板的一端与电机二传动相连,电机二能够驱动滑动板横向地水平滑动;将转动磁盘安装在电机一上,电机一的输出轴穿设过转动盘的轴孔,形成无死角的磁场布置;
B.构建间距可调的加工工位:在转动磁盘的上方提供一加工箱,并且将加工箱安装在可升降的支撑台一上,形成间距可调的加工工位;
C.磁场测试:将磁性磨料加入到加工箱的加工腔内,并向加工腔内通入研磨液,使磁性磨料浸没在研磨液中;启动电机一驱动转动磁盘旋转以生成磁场;其中根据磁性磨料的运动分布判断磁场的稳定与否,同时根据磁性磨料相互之间的碰撞激烈程度来判断磁场的强弱,并通过支撑台一的升降来调节磁场;
D.磁性研磨:将待加工的零件浸入到加工腔的研磨液中,同时启动电机二,电机二驱动滑动板来回滑动,以使磁场移动分布,磁性磨料通过碰撞零件表面对零件进行光整加工。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磁性磨料和零件放置在过滤板上,在磁性研磨过程中,过滤板通过上下晃动对磁性磨料和零件进行弹性支撑。
在上述的光整加工工艺中,当研磨液中有废屑形成时,开启加工箱底部的排液管,使研磨液和废屑通过过滤板并经由排液管排出加工箱;研磨液全部排出后,向加工腔内加入新的研磨液,期间先保持排液管的开启,先通入新的研磨液对加工腔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再关闭排液管,并将研磨液加至浸没磁性磨料和零件。
在上述的光整加工工艺中,研磨液为循环使用。
在上述的光整加工工艺中,加工腔的内壁包覆有软包层,软包层的内部为海绵,磁性磨料碰撞到软包层后产生回弹。
在上述的光整加工工艺中,过滤板设置在加工箱的箱体的底部上方,箱体的内壁开设有纵向的滑槽,过滤板的侧部安装于滑槽,过滤板的底部和箱体的底部通过弹簧相连;过滤板将箱体的内部区隔为上部的加工腔和下部的排屑腔,过滤板具有过滤孔,过滤孔连通加工腔和排屑腔,过滤孔的孔径尺寸小于磁性磨料的尺寸。
在上述的光整加工工艺中,滑动板安装在支撑台二的滑轨上,电机二朝下的固定在支撑台二上,电机二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一;滑动板的其中一端开设有和滑轨方向相垂直的连接槽,支撑台二嵌设有轴承,滑动板的旁侧设有转动连杆,转动连杆具有转轴一和转轴二,转轴一和转轴二分处在两侧并且不同轴,转轴一穿设固定于轴承的内圈,转轴一的端部固定有和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转轴二穿设过连接槽并能沿着连接槽滑动。
在上述的光整加工工艺中,齿轮一为不完全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的优势是:
1、电机一启动时其输出轴驱动转动磁盘转动从而生成磁场,电机二启动时,滑动板带动转动磁盘水平滑动,使磁场的中心处于移动状态,避免了磁力死角的产生,使磁性磨料能够全方位地摩擦到零件,零件表面能够获得高精度的光洁度;
2、过滤板对磁性磨料和零件提供纵向的弹性力,过滤板的晃动使磁性磨料和零件能产生纵向的移动,使零件的下表面能够与过滤板相分离,磁性磨料得以碰撞加工到零件的下表面,避免零件因与过滤板接触而产生碰撞死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市盛祥线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市盛祥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34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子口径抛光的等高线路径规划方法
- 下一篇:玻璃外壳加工方法及玻璃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