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切削力分解模型的机器人砂带磨抛效率精确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4168.8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8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虎;王志远;杨泽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49/1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抛 砂带 摩擦系数 切削力 机器人 材料去除率 切向力 分解 分力 评估 计算机器人 计算测量 能源消耗 砂带磨削 实验条件 线性拟合 切削 推导 磨粒 | ||
1.一种基于切削力分解模型的机器人砂带磨抛效率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砂带磨抛过程中的切向力分解为滑擦力、耕犁力和切削力一共三个分力,并建立磨抛过程的总摩擦系数模型以及滑擦摩擦系数模型;
S2、考虑砂带磨粒真实几何形状,建立耕犁摩擦系数模型;
S3、通过切向力分解的切削力与磨抛过程中材料去除率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确定用材料去除率表示的总摩擦系数模型;
S4、计算不同工艺参数实验条件下的材料去除率和对应的总摩擦系数,通过线性拟合得到材料去除率和总摩擦系数的线性关系公式,通过线性关系公式推导出材料去除率为零的条件下的总摩擦系数,上述材料去除率通过工件打磨的几何尺寸测量并计算得到,总摩擦系数通过力传感器测定切向力和砂带磨抛过程中的法向力做比值计算得到;
S5、根据获得材料去除率为零的总摩擦系数,用模型公式计算的耕犁摩擦系数和滑擦摩擦系数,分别推导出切向力中的滑擦力、耕犁力和切削力;
S6、建立砂带磨抛中的比切削能以及三个分力的比能模型,计算机器人砂带磨削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削力分解模型的机器人砂带磨抛效率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切向力Ft、总摩擦系数模型中的总摩擦系数f和滑擦摩擦系数模型中的滑擦摩擦系数μs分别表示为:
切向力公式:
Ft=Ft·s+Ft·p+Ft·c 公式I
公式I中,切向力Ft由传感器测量得到,切向力分解的三个分力分别为滑擦力Ft·s、耕犁力Ft·p和切削力Ft·c;
总摩擦系数公式:
公式II中,Fn为砂带磨抛过程中的法向力,由传感器测量得到;
滑擦摩擦系数公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削力分解模型的机器人砂带磨抛效率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带磨粒真实几何形状为球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削力分解模型的机器人砂带磨抛效率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的建立耕犁摩擦系数μp公式如下:
公式IV中,R为砂带磨粒的平均半径;r为球形磨粒中心轴与磨粒和工件接触点之间的距离,根据R和实际磨抛深度a’p求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削力分解模型的机器人砂带磨抛效率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的切向力分解的切削力Ft·c与磨抛过程中材料去除率Qw为线性关系,用如下公式进行表示:
Ft·c=k·Qw 公式V
其中,Qw=a'p·vw·b
上式中,k为常数;a’p为实际磨抛深度,可以通过游标卡尺测量得到;vw为工件进给速度;b为接触轮与工件间的有效接触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削力分解模型的机器人砂带磨抛效率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的总摩擦系数f可重新表示如下:
步骤S4中计算材料去除率的不同工艺参数包括接触轮切向速度vc、工件进给速度vw、理论磨抛深度ap;材料去除率为零的条件下总摩擦系数用Qw=0条件下的f值表示,即:
f=μs+μp 公式V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41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湿法制粒的方法及其产品
- 下一篇:便于携带的手术前定位模型所用的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