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敷设牵引力及侧压力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5549.8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7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浩辉;何文;李浩;洪浚轩;王宇斌;黎灼佳;罗鑫洪;陈泳娴;张国锐;罗秋镇;杨光;廖炳森;钟建基;陈永明;谢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30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敷设 牵引力 压力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电缆敷设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缆敷设牵引力及侧压力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输电电缆肩负着电能传输的重要任务,一旦其发生问题,势必会给供电造成影响,输电电缆敷设施工时的敷设质量往往会影响输电电缆的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确保输电电缆敷设施工质量,对输电电缆敷设时的受力分析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电力电缆敷设的方式普遍使用“放线架+牵引机+输送机”的方式进行敷设,牵引机牵引力作用于电缆牵引头拖动电缆向前敷设,而牵引头与电缆线芯相连,电缆敷设时线芯承受牵引机提供的牵引力,路径弯曲部位电缆金属护套承受侧压力,电缆路径设计不合理时会使牵引力、侧压力增大,当牵引力、侧压力大于电缆本体所能承受的力时,会造成线芯断线及电缆变形等后果。
国内电缆工程设计阶段甚少有对牵引力、侧压力进行核算,仅在电缆敷设施工时通过安装拉力计、凭经验加装滑轮等方式减少电缆受力,并不能真正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电缆敷设牵引力及侧压力计算方法,在工程设计阶段对设计路径进行输电电缆敷设受力分析,以数据支持客观分析设计路径在技术上的合理性,减少因设计不当而造成电缆敷设施工时断线、变形的情况出现,同时指导敷设施工时采取更加合理地预防措施,提高电缆敷设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敷设牵引力及侧压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在客户端输入电缆敷设的基础信息,包括电压等级、电缆截面和护套类型,客户端调用设置于服务器端的数据库,确定电缆重量W与电缆允许最大牵引力及侧压力,所述数据库存储有电缆敷设的经验数据;
S2:通过html5的表格布局输入工井数据和敷设数据,输入完毕后检查输入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
所述工井数据包括工井编号、工井类型和工井参数,所述工井类型包括直线井和转弯井,对于直线井,工井参数包括工井长度L1和工井摩擦系数u1;对于转弯井,工井参数包括转弯角度θ、转弯半径r和工井摩擦系数u1;
所述敷设数据区间编号、敷设方式和敷设参数,所述区间编号表示相邻两个工井之间的区间编号,敷设方式包括隧道、电缆沟、桥架、槽盒、埋管和顶管,对于隧道、电缆沟、桥架、槽盒和埋管,敷设参数包括长度L2以及敷设摩擦系数μ2;对于顶管,敷设参数包括长度L2、角度α、埋深h、弯曲段半径R和敷设摩擦系数μ2;
S3:按顺序计算每个工井和区间的牵引力;
S301:计算第一个工井的牵引力,直线井的牵引力计算公式为:T1=T0+u1WL1;转弯井的牵引力计算公式为:T1=T0+T0eu1θ;其中,T0表示电缆盘摩擦力,μ表示工井摩擦系数,L表示工井长度,θ表示转弯角度;
S302:计算第一个工井到第二个工井区间的牵引力,隧道、电缆沟、桥架、槽盒和埋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T2=T1+u2WL2;顶管区间的牵引力计算方法为:将顶管区间分为若干段,分别计算每段的牵引力;
S303:计算第二个工井的牵引力,直线井的牵引力计算公式为:T3=T2+u1WL1;转弯井的牵引力计算公式为:T3=T2+T2eu1θ;
S304:根据步骤S301-S303所提供的方法,按顺序计算每个工井和区间的牵引力;
S4:计算每个转弯井和顶管区间的侧压力P;
对于转弯井,其侧压力等于该转弯井的牵引力T与转弯半径r的比值,即P=T/r;
对于顶管区间,其侧压力等于该顶管区间的牵引力与弯曲段半径的比值,即P=T/R。
优选地,所述的工井摩擦系数默认为μ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55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基钻孔取土的建筑物纠倾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玻璃管原料配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