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闲田早稻免耕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5564.2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9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璜;梁玉刚;李静怡;王丹;黄尧;陈灿;傅志强;郑华斌;廖晓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 |
代理公司: | 43113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立武 |
地址: | 41012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杂草 复合肥料 腐烂秸秆 生态肥 封盖 种穴 追施 播种 化肥利用率 农药使用量 分蘖 田间 分蘖盛期 免耕栽培 水稻生长 田间管理 杂草生长 冬闲田 压草板 晚稻 踩踏 构建 免耕 泡田 破胸 撬式 鸭粪 幼鸭 稻种 用水量 鸭子 收割 早稻 秸秆 肥料 施肥 施加 投放 保留 | ||
1.一种冬闲田早稻免耕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晚稻收割后保留田间秸秆,并在稻田开挖沟渠排水,冬季保持田间旱管状态促进杂草生长;
2)第二年3月中旬稻田通过至少500只成年鸭子先后两次踩踏杂草,踩踏杂草完成后在田面形成由杂草、泥、鸭粪、未腐烂秸秆四种物质组成的生态毯雏形;
3)采用旱直播播种施肥机自带的撬式压草板作用于生态毯雏形内的杂草和未腐烂秸秆形成生态毯,并用播种施肥机在生态毯内按一定株行距钻孔形成用于播种的生态种穴和用于施肥的生态肥穴,生态种穴和生态肥穴的间距为3-5cm,使生态毯构建为生态穴毯,所述生态种穴和生态肥穴是利用针状钻嘴在生态毯上钻孔形成的倒锥形孔洞,所述倒锥形孔洞底部小而窄,上部大而宽;
4)在免耕免灌状态下,采用旱直播播种施肥机在生态种穴内播种破胸稻种、封盖生态种穴,并在生态肥穴内施加肥料;
5)当生态穴毯内的水稻生长到分蘖始期时,在稻田内投放幼鸭防控病虫杂草,并追施尿素;
6)当生态穴毯内的水稻生长到分蘖盛期追施复合肥料,水稻生长到孕穗期再次追施复合肥料,并进行常规田间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闲田早稻免耕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穴毯的厚度为2至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闲田早稻免耕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种穴和生态肥穴相邻但不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闲田早稻免耕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毯上钻孔、播种方法为:在生态毯上条状等距钻生态种穴的同时利用所述旱直播播种施肥机的播种盒将破胸稻种推向旱直播播种施肥机的针状钻嘴内侧最低处,然后抬升针状钻嘴,抬升的同时打开针状钻嘴后盖,使破胸稻种溢出,继续抬升针状钻嘴的同时,针状钻嘴后盖缓慢收拢复位,借助旱直播播种施肥机的封盖轮封盖生态种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冬闲田早稻免耕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毯上钻孔、施肥方法为:在生态毯上条状等距钻生态肥穴的同时利用旱直播播种施肥机的施肥盒将定量的肥料推向旱直播播种施肥机的针状钻嘴内侧的最低处,然后抬升针状钻嘴,抬升的同时打开针状钻嘴后盖,使肥料溢出,继续抬升针状钻嘴的同时,针状钻嘴后盖缓慢收拢复位,借助旱直播播种施肥机的封盖轮封盖生态肥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闲田早稻免耕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稻田用开沟机在稻田中间位置开一条直通稻田四周的十字型沟渠,并敞开稻田排水口,实行冬季旱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冬闲田早稻免耕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生态毯雏形的形成方法为:第二年3月中旬,保持所述沟渠中有水,田面无水,将至少500只成年鸭子间隔3~5d两次赶入稻田,让鸭子在稻田中寻找食物,同时人工辅助投食诱导鸭子全稻田均匀踏草;两次踏草结束后,稻田田面形成由杂草、稀泥、鸭粪和未腐烂秸秆四种物质组成的生态毯雏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闲田早稻免耕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水稻分蘖始期的稻田投放20~30日龄的幼鸭,投放量为150~180只/hm2,幼鸭放养初期,投喂专用饲料,幼鸭适应田间环境后,以幼鸭田间捕食为主,投喂食料为辅;所述步骤6)中水稻分蘖盛期,每天傍晚投放食料,且随幼鸭体重增加而增加食料的投放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闲田早稻免耕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分蘖始期追施尿素105~150kg/hm2,分蘖盛期追施复合肥料90~120kg/hm2,孕穗初期追施复合肥料67.5~82.5kg/hm2,水稻每次追肥前保持稻田水层3~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55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