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6891.X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7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方励;肖俊勇;从仁怀;马忠华;肖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15 | 分类号: | A23L33/115;A23L29/30;A23L29/256;A23P10/30;A61K36/79;A61K36/5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猛;赵青朵 |
地址: | 529156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味子油 粉末油脂 制备方法和应用 马铃薯原淀粉 卡拉胶 食品工程技术 溶解分散性 热稳定性 包封率 壁材 制备 表现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包括五味子油、马铃薯原淀粉和卡拉胶。本发明精减粉末油脂过多的辅料,仅以马铃薯原淀粉和卡拉胶作为壁材进行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的制备,所得五味子油粉末油脂不仅具备较高的包封率,而且在热稳定性、流动性以及溶解分散性上表现出较佳的性能,进一步促进了五味子油的开发和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药用价值极高,对人体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等功效。五味子药用部位果肉和种子中富含油脂,尤其是种子含量最高,可达6.4-8.2%。五味子油的主要成分为多烯类不饱和脂肪酸,如其中亚油酸(即十八碳二烯酸)、十六烷酸、十八碳烯酸、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等物质。药理学研究表明,五味子油具有镇咳、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血糖、胰高血糖素等功能。五味子油作为中药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五味子油固定化技术研究较少,尚未加以开发和利用。
由于五味子油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挥发性较强,极易被氧化,且具有五味子特有的气味,大大的限制了其开发与应用。利用微胶囊技术将五味子油进行固定化,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便于其贮存和利用。
粉末油脂是由食用油脂、碳水化合物、酪蛋白或其盐类、乳化剂为主要原料,经调配、乳化加工制成水包油型(O/W)乳化液,再经过喷雾干燥或者冷冻干燥等生产工艺而形成的油脂粉末或是颗粒状粉末油脂。液体油经过微胶囊化后,转变成粉末状态油脂,不仅提高了稳定性,扩大其应用范围,而且能风味和营养,被广泛应用于固体饮料、汤料、冰淇淋、配方奶粉、烘焙等食品原辅料中。
现有微胶囊技术虽然有较多的报道,但是有关五味子油的粉末油脂技术尚未发现。每一种芯材物质均具有自身特殊的性质,不同的微囊化材料预期作用所表现出的效果是不相同的,现有的微囊化技术应用于五味子油中,可能无法保证五味子油微胶囊在热稳定性、流动性(休止角)以及溶解分散性等方面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使得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使得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具有较佳的流动性;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使得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具有良好的溶解分散性;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在药品和/或食品中的相关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五味子油粉末油脂,包括五味子油、马铃薯原淀粉和卡拉胶。
针对现有技术缺少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相关工艺的缺陷,本发明简化了粉末油脂的辅料种类,仅以马铃薯原淀粉和卡拉胶作为壁材进行制备,提供了一种具备良好热稳定性、流动性和溶解分散性的五味子油粉末油脂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以重量份计,所述粉末油脂中五味子油重量份为5-10份,马铃薯原淀粉和卡拉胶的重量份共15-30份;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中五味子油重量份为5份,马铃薯原淀粉和卡拉胶的重量份共15份;或者五味子油重量份为8份,马铃薯原淀粉和卡拉胶的重量份共20份;
作为优选,所述马铃薯原淀粉和卡拉胶的质量比为(1-1.5):1;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马铃薯原淀粉和卡拉胶的质量比为1:1或1.5:1。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五味子油粉末油脂由以下组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68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