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固化3D打印机及其剥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7291.5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1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淳;郭宗桦;丁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124;B29C64/40;B33Y30/00;B33Y1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深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固化 打印机 及其 剥离 方法 | ||
1.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液槽,用以容置成型液;
一玻璃层,设置于该液槽的底部;
一调整单元,设置于该液槽的一侧,受控制而进行横向移动;
一底膜,设置于该玻璃层上方,该底膜的一边连接该调整单元,另一边连接该液槽上相对于该调整单元的另一侧;
一照射单元,设置于该液槽下方,用以朝该液槽的内部发射光线;
一成型平台,设置于该液槽上方;及
一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该调整单元、该照射单元及该成型平台;
其中,该微处理单元于打印一成型物的一个打印层前,控制该调整单元复位以拉紧该底膜,该照射单元发射光线以令该打印层固化并附着于该成型平台;
其中,该微处理单元于该打印层固化完成后,控制该调整单元移动以放松该底膜,该成型平台沿一Z轴方向移动以由该底膜上剥离该打印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微处理单元控制该调整单元朝该液槽的外侧方向横向移动至一复位位置以拉紧该底膜,并且朝该液槽的中心方向进行横向移动以放松该底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底膜为聚四氟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二调整单元,设置于该液槽上相对于该调整单元的另一侧,并且该底膜的一边连接该调整单元,另一边连接该第二调整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微处理单元控制该调整单元及该第二调整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朝该液槽的外侧方向横向移动至该复位位置以拉紧该底膜,并且控制该调整单元及该第二调整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朝该液槽的中心方位进行横向移动以放松该底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单元包括:
一金属片,连接该底膜;及
一电磁铁,靠近该复位位置设置,并且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单元;
其中,该微处理单元于打印该打印层前控制该电磁铁通电,以吸引该金属片朝该电磁铁的方向横向移动至该复位位置以拉紧该底膜,并且于该打印层固化完成后控制该电磁铁断电,以令该金属片朝远离该电磁铁的方向横向移动以放松该底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电磁铁设置于该液槽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单元还包括用以将该金属片限制于该复位位置的周围的一限位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单元包括:
一连杆,一端连接该底膜;及
一马达,通过一螺杆连接该连杆的另一端,并且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单元;
其中,该微处理单元于打印该打印层前控制该马达朝一第一方向转动,以导引该连杆朝该马达的方向横向移动至该复位位置以拉紧该底膜,并且于该打印层固化完成后控制该马达朝一第二方向转动,以导引该连杆朝远离该马达的方向横向移动以放松该底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72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